新加坡科技研究证明: 喝茶可以保护大脑

2020年08月2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科技团队的研究证明

茶有降低失智的风险

戳下面视频观看

说起茶饮料你会想到什么?是冰红茶,冰绿茶,还是奶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冰红茶似乎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酸酸甜甜的口感让人惊呼,原来茶还可以这样喝!

紧接着,冰绿茶、茉莉清茶等一系列茶饮料大热起来,迅速占领了各大超市和小卖部的冷饮柜台,成为80、90后的“时尚标配”。

随着时间推移,珍珠奶茶开始刷新大家对茶饮的认知,大大小小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

今天,“吸奶茶”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快乐源泉之一。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糖加料。

瓶装茶、珍珠奶茶……你知道吗?这些耳熟能详的身边物,他们都来自于台湾。

深扒起来,这大概和台湾传奇的饮茶历史有关。

台湾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来自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书生林凤池去福建考试,乘兴游览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见他喜爱茶叶,便赠送了36株青心乌龙茶苗。

林凤池科举及第,返乡后将茶苗植种于冻顶山上,小小的茶苗就这么在台湾扎下根来,

世代繁育,绵延不断,逐渐成为了今天风靡台湾的冻顶乌龙茶。

茶叶中的茶多酚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

戳下面视频观看

而清末民初,张迺妙、张迺干两人受茶叶公司委托,前往安溪引进茶苗,在樟湖山种植成功,开创了铁观音的历史。

台湾茶曾经以外销为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台湾经济的迅猛发展,台币升值,导致台湾茶在外销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台湾本地人生活水平提高,内销需求大增,台湾茶由外销为主逐渐转为内销为主。

在茶叶种类上,台湾市场最受欢迎的是乌龙茶,不同于大陆的以绿茶为主,更与欧美等国“红茶主打”截然不同。

台湾茶虽然是由福建引进,但是不同的生长环境,加上长期的种植研究,在外观和香气、滋味等方面,和福建乌龙茶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从茶叶大类来说,乌龙茶也叫青茶,是半发酵茶。

虽然叫“半发酵”,但是发酵程度并非刚好50%,而是从15%到70%不等,

这也是不同乌龙茶各具个性的主要原因。

台湾乌龙茶可分为包种茶、铁观音、白毫乌龙三类,发酵程度依次渐强。

包种茶又分条形包种和半球形包种,前者以文山包种为代表,后者则首推冻顶为翘楚。

茶庄里常见“台湾高山茶”,也是半球形包种,但产于海拔一千米以上茶园,“高山”二字,强调它的高海拔优势。

最受台湾年轻人欢迎的金萱,是半球形包种的改良品种,发酵程度更轻,最大特点是清香中有淡淡奶香味。

铁观音发酵程度就比包种茶高了。至于白毫乌龙,发酵程度是乌龙茶中最高的,是台湾特产,有台湾“茶中之茶”的美称。

作为台湾茶的“始祖”,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冻顶乌龙茶精湛而复杂的工艺。

台湾茶叶大师“要像照顾婴儿一样对待茶叶”是他的名言。

冻顶乌龙的制作技艺特别复杂,萎凋、杀青、热团揉、焙火……1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马虎。

比如说热团揉,需要将茶叶用布包成球状揉捻,在小心翼翼控制松紧和时间的同时,一个茶包至少要揉70次以上,

直到叶子被神奇地揉成一颗颗小茶粒,其费时费力可见一斑。

而热团揉之后的“焙火”也是对茶人技艺的一大挑战,焙火不仅仅是将茶叶烘干这么简单,恰到好处的手法能够让茶叶产生迷人的花果香和焦糖香。

对于大师而言,每批次茶叶制作,“焙火”这道工艺都要反复4次,每次焙火约在10小时,每次间隔约在两天,真可谓是“千锤百炼”。

而提到台湾茶的另一个典型代表,就要说起高山乌龙茶了,闻其名知其意,高山乌龙茶的特点就是“高”。

高山茶本来就要种在海拔1000米以上,海拔越高,品质越高。

茶叶固然重要,心情更重要

我们算笔账

两千块一斤的台湾乌龙

除下来,一克也就四块钱

五克乌龙就能投泡一大壶

哪点不比动辄二三十块一杯的冰奶茶好

茶叶本身足够好这点很重要

但现在茶叶界以次充好的现状泛滥成灾

办公室上班狗想买到好的茶叶真的很困难

其次,搬砖已经够忙的了

哪还有专门的时间去研究茶叶知识

能一口辨别茶叶优劣

台湾因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上,又是海岛型气候,高山上中年原物笼罩。由于日夜温差大及常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

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芽叶具有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等优点,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泽翠绿鲜活,滋味甘醇、滑软、厚重带活性、香气淡雅,水色蜜绿显黄及耐冲泡等特性。

一般茶在制造茶叶过程中的发酵程度,大约可以分为不发酵茶、轻发酵茶、全发酵茶三种,而高山茶则属于轻发酵茶(Lightly Fermented Tea)

(嘉义阿里山高山茶园风光)

生产环境

一般以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所栽种的茶叶称之高山茶;高山气候凉爽,日夜温差大,常年浓雾弥漫,日照短、甘甜味佳,儿茶素含量低。

特色

外观紧实呈半球型,色泽鲜活翠绿,茶香具特有炼乳香,水色金黄透澈带蜜绿。产区昼夜温差大,茶叶生长缓慢,果胶质含量高,茶汤清新甘滑,口感厚实。

台湾由南到北,由西至东虽然几乎都产茶,但风味却差异甚远,主要以乌龙茶的各式品种为主,以不同的产区和工艺作区别。

大家耳熟能详的冻顶乌龙、奶香味浓的金萱乌龙、高冷的梨山茶、大禹岭茶等等。

可能大家或多或少喝过某款台湾茶,但是却困惑那么多种类的台湾茶,如何选到自己喜欢喝的那款茶呢?

芬芳系

首先,入门台湾茶,强烈推荐试试典型的芬芳系:几乎是年轻人所热爱的茶

它们分别是奶香的金萱乌龙与清香的冻顶乌龙。

芬芳系的茶,更适合入门的茶友,每一个茶都是各自的典型代表。

如果几个茶一起泡,那种感觉大概就是在“选美”!这些风格不同的茶叶展现在你面前,有花香奶香感觉都非常软糯清新。

奶香:金萱乌龙

金萱,台茶12号的别称。它和翠玉,同为1981年改良茶树品种,是成功的新一代台湾茶。

这款茶的奶香味简直香得让人觉得不像话,却又是真真正正来源于自然的茶叶。

金萱它足够地香,仿佛隔着屏幕都可以闻到扑面而来的淡淡奶香,直勾勾地打动每个闻过它的香气的人。

它口感清新,茶汤清澈,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含自然新鲜的香气。

花果清香: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出产于台湾中南部鹿谷乡冻顶山一带,因山高多雾,山路陡滑,茶农们上山采茶必须“冻”起来绷紧脚尖,避免滑下去,才能到山顶,故称“冻顶山”。

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

冻顶山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品质佳,但产量有限,属于台湾特有的名茶。

它有淡淡的花果香,有轻焙火的韵味,茶汤金黄,口感甘醇温厚。

来自台湾鹿谷乡的精致茶,

软枝乌龙品种,精挑细选,汰芜存菁,

以茶为王,以火为臣的传统工艺

炭香乌龙茶,是焙重火的茶,颜色暗红,性属醇厚温和,茶性中和,刺激性不如红茶,

具有解油脂,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健脾解酒,促进新陈代谢,可以长期保存饮用,

浓香茶叶较营养,长久存放后,香沉醇厚,没有刺激性,

韵味十足,后劲无穷,易失眠神经衰弱者喝浓香焙火重的茶可使情绪安定,建议水温90度以上。

奇特芳香: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属于乌龙茶。

东方美人的外观颇显美感,由于虫子的叮咬,加上重发酵的工艺,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斑斓美丽。

其叶背和芽心上细小的绒毛清晰可见,隐隐泛著萤光。

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在15%-20%之间,而东方美人的发酵程度大于50%,有的甚至高达70%。

风味非常接近红茶,却又不失乌龙茶的奇香,是世界上发酵程度非常高的乌龙茶。

台湾东方美人茶,台湾茗茶之一,口感接近红茶口味,不农残,英国100多年维多利亚女饮用后对茶的奇妙的色、香、味等称赞不已,并命名为“东方美人茶”。

1/2
下一页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4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156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5814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