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研究證明: 喝茶可以保護大腦

2020年08月2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科技團隊的研究證明

茶有降低失智的風險

戳下面視頻觀看

說起茶飲料你會想到什麼?是冰紅茶,冰綠茶,還是奶茶?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冰紅茶似乎一夜之間就火了起來,酸酸甜甜的口感讓人驚呼,原來茶還可以這樣喝!

緊接著,冰綠茶、茉莉清茶等一系列茶飲料大熱起來,迅速占領了各大超市和小賣部的冷飲櫃檯,成為80、90後的「時尚標配」。

隨著時間推移,珍珠奶茶開始刷新大家對茶飲的認知,大大小小的奶茶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

今天,「吸奶茶」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快樂源泉之一。沒有什麼是一杯奶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糖加料。

瓶裝茶、珍珠奶茶……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身邊物,他們都來自於台灣。

深扒起來,這大概和台灣傳奇的飲茶歷史有關。

台灣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傳說在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

來自台灣南投縣鹿谷鄉的書生林鳳池去福建考試,乘興遊覽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老方丈見他喜愛茶葉,便贈送了36株青心烏龍茶苗。

林鳳池科舉及第,返鄉後將茶苗植種於凍頂山上,小小的茶苗就這麼在台灣紮下根來,

世代繁育,綿延不斷,逐漸成為了今天風靡台灣的凍頂烏龍茶。

茶葉中的茶多酚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

戳下面視頻觀看

而清末民初,張迺妙、張迺干兩人受茶葉公司委託,前往安溪引進茶苗,在樟湖山種植成功,開創了鐵觀音的歷史。

台灣茶曾經以外銷為主,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台灣經濟的迅猛發展,台幣升值,導致台灣茶在外銷競爭上處於不利地位,

同時台灣本地人生活水平提高,內銷需求大增,台灣茶由外銷為主逐漸轉為內銷為主。

在茶葉種類上,台灣市場最受歡迎的是烏龍茶,不同於大陸的以綠茶為主,更與歐美等國「紅茶主打」截然不同。

台灣茶雖然是由福建引進,但是不同的生長環境,加上長期的種植研究,在外觀和香氣、滋味等方面,和福建烏龍茶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從茶葉大類來說,烏龍茶也叫青茶,是半發酵茶。

雖然叫「半發酵」,但是發酵程度並非剛好50%,而是從15%到70%不等,

這也是不同烏龍茶各具個性的主要原因。

台灣烏龍茶可分為包種茶、鐵觀音、白毫烏龍三類,發酵程度依次漸強。

包種茶又分條形包種和半球形包種,前者以文山包種為代表,後者則首推凍頂為翹楚。

茶莊裡常見「台灣高山茶」,也是半球形包種,但產于海拔一千米以上茶園,「高山」二字,強調它的高海拔優勢。

最受台灣年輕人歡迎的金萱,是半球形包種的改良品種,發酵程度更輕,最大特點是清香中有淡淡奶香味。

鐵觀音發酵程度就比包種茶高了。至於白毫烏龍,發酵程度是烏龍茶中最高的,是台灣特產,有台灣「茶中之茶」的美稱。

作為台灣茶的「始祖」,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凍頂烏龍茶精湛而複雜的工藝。

台灣茶葉大師「要像照顧嬰兒一樣對待茶葉」是他的名言。

凍頂烏龍的製作技藝特別複雜,萎凋、殺青、熱團揉、焙火……1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馬虎。

比如說熱團揉,需要將茶葉用布包成球狀揉捻,在小心翼翼控制鬆緊和時間的同時,一個茶包至少要揉70次以上,

直到葉子被神奇地揉成一顆顆小茶粒,其費時費力可見一斑。

而熱團揉之後的「焙火」也是對茶人技藝的一大挑戰,焙火不僅僅是將茶葉烘乾這麼簡單,恰到好處的手法能夠讓茶葉產生迷人的花果香和焦糖香。

對於大師而言,每批次茶葉製作,「焙火」這道工藝都要反覆4次,每次焙火約在10小時,每次間隔約在兩天,真可謂是「千錘百鍊」。

而提到台灣茶的另一個典型代表,就要說起高山烏龍茶了,聞其名知其意,高山烏龍茶的特點就是「高」。

高山茶本來就要種在海拔1000米以上,海拔越高,品質越高。

茶葉固然重要,心情更重要

我們算筆帳

兩千塊一斤的台灣烏龍

除下來,一克也就四塊錢

五克烏龍就能投泡一大壺

哪點不比動輒二三十塊一杯的冰奶茶好

茶葉本身足夠好這點很重要

但現在茶葉界以次充好的現狀泛濫成災

辦公室上班狗想買到好的茶葉真的很困難

其次,搬磚已經夠忙的了

哪還有專門的時間去研究茶葉知識

能一口辨別茶葉優劣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上,又是海島型氣候,高山上中年原物籠罩。由於日夜溫差大及常年午後雲霧遮蔽的緣故,

使得茶樹的生長趨於緩慢,讓芽葉具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等優點,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滑軟、厚重帶活性、香氣淡雅,水色蜜綠顯黃及耐沖泡等特性。

一般茶在製造茶葉過程中的發酵程度,大約可以分為不發酵茶、輕發酵茶、全發酵茶三種,而高山茶則屬於輕發酵茶(Lightly Fermented Tea)

(嘉義阿里山高山茶園風光)

生產環境

一般以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所栽種的茶葉稱之高山茶;高山氣候涼爽,日夜溫差大,常年濃霧瀰漫,日照短、甘甜味佳,兒茶素含量低。

特色

外觀緊實呈半球型,色澤鮮活翠綠,茶香具特有煉乳香,水色金黃透澈帶蜜綠。產區晝夜溫差大,茶葉生長緩慢,果膠質含量高,茶湯清新甘滑,口感厚實。

台灣由南到北,由西至東雖然幾乎都產茶,但風味卻差異甚遠,主要以烏龍茶的各式品種為主,以不同的產區和工藝作區別。

大家耳熟能詳的凍頂烏龍、奶香味濃的金萱烏龍、高冷的梨山茶、大禹嶺茶等等。

可能大家或多或少喝過某款台灣茶,但是卻困惑那麼多種類的台灣茶,如何選到自己喜歡喝的那款茶呢?

芬芳系

首先,入門台灣茶,強烈推薦試試典型的芬芳系:幾乎是年輕人所熱愛的茶

它們分別是奶香的金萱烏龍與清香的凍頂烏龍。

芬芳系的茶,更適合入門的茶友,每一個茶都是各自的典型代表。

如果幾個茶一起泡,那種感覺大概就是在「選美」!這些風格不同的茶葉展現在你面前,有花香奶香感覺都非常軟糯清新。

奶香:金萱烏龍

金萱,台茶12號的別稱。它和翠玉,同為1981年改良茶樹品種,是成功的新一代台灣茶。

這款茶的奶香味簡直香得讓人覺得不像話,卻又是真真正正來源於自然的茶葉。

金萱它足夠地香,仿佛隔著螢幕都可以聞到撲面而來的淡淡奶香,直勾勾地打動每個聞過它的香氣的人。

它口感清新,茶湯清澈,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含自然新鮮的香氣。

花果清香: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出產於台灣中南部鹿谷鄉凍頂山一帶,因山高多霧,山路陡滑,茶農們上山採茶必須「凍」起來繃緊腳尖,避免滑下去,才能到山頂,故稱「凍頂山」。

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

凍頂山山高林密,土質好,茶樹生長茂盛,茶葉品質佳,但產量有限,屬於台灣特有的名茶。

它有淡淡的花果香,有輕焙火的韻味,茶湯金黃,口感甘醇溫厚。

來自台灣鹿谷鄉的精緻茶,

軟枝烏龍品種,精挑細選,汰蕪存菁,

以茶為王,以火為臣的傳統工藝

炭香烏龍茶,是焙重火的茶,顏色暗紅,性屬醇厚溫和,茶性中和,刺激性不如紅茶,

具有解油脂,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健脾解酒,促進新陳代謝,可以長期保存飲用,

濃香茶葉較營養,長久存放後,香沉醇厚,沒有刺激性,

韻味十足,後勁無窮,易失眠神經衰弱者喝濃香焙火重的茶可使情緒安定,建議水溫90度以上。

奇特芳香:東方美人

東方美人,屬於烏龍茶。

東方美人的外觀頗顯美感,由於蟲子的叮咬,加上重發酵的工藝,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斑斕美麗。

其葉背和芽心上細小的絨毛清晰可見,隱隱泛著螢光。

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一般在15%-20%之間,而東方美人的發酵程度大於50%,有的甚至高達70%。

風味非常接近紅茶,卻又不失烏龍茶的奇香,是世界上發酵程度非常高的烏龍茶。

台灣東方美人茶,台灣茗茶之一,口感接近紅茶口味,不農殘,英國100多年維多利亞女飲用後對茶的奇妙的色、香、味等稱讚不已,並命名為「東方美人茶」。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