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團隊的研究證明
茶有降低失智的風險
戳下面視頻觀看
說起茶飲料你會想到什麼?是冰紅茶,冰綠茶,還是奶茶?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冰紅茶似乎一夜之間就火了起來,酸酸甜甜的口感讓人驚呼,原來茶還可以這樣喝!
緊接著,冰綠茶、茉莉清茶等一系列茶飲料大熱起來,迅速占領了各大超市和小賣部的冷飲櫃檯,成為80、90後的「時尚標配」。

隨著時間推移,珍珠奶茶開始刷新大家對茶飲的認知,大大小小的奶茶店如雨後春筍般開起來。
今天,「吸奶茶」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快樂源泉之一。沒有什麼是一杯奶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糖加料。

瓶裝茶、珍珠奶茶……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身邊物,他們都來自於台灣。
深扒起來,這大概和台灣傳奇的飲茶歷史有關。
台灣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傳說在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
來自台灣南投縣鹿谷鄉的書生林鳳池去福建考試,乘興遊覽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老方丈見他喜愛茶葉,便贈送了36株青心烏龍茶苗。
林鳳池科舉及第,返鄉後將茶苗植種於凍頂山上,小小的茶苗就這麼在台灣紮下根來,
世代繁育,綿延不斷,逐漸成為了今天風靡台灣的凍頂烏龍茶。
茶葉中的茶多酚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
戳下面視頻觀看
而清末民初,張迺妙、張迺干兩人受茶葉公司委託,前往安溪引進茶苗,在樟湖山種植成功,開創了鐵觀音的歷史。
台灣茶曾經以外銷為主,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台灣經濟的迅猛發展,台幣升值,導致台灣茶在外銷競爭上處於不利地位,
同時台灣本地人生活水平提高,內銷需求大增,台灣茶由外銷為主逐漸轉為內銷為主。

在茶葉種類上,台灣市場最受歡迎的是烏龍茶,不同於大陸的以綠茶為主,更與歐美等國「紅茶主打」截然不同。
台灣茶雖然是由福建引進,但是不同的生長環境,加上長期的種植研究,在外觀和香氣、滋味等方面,和福建烏龍茶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從茶葉大類來說,烏龍茶也叫青茶,是半發酵茶。
雖然叫「半發酵」,但是發酵程度並非剛好50%,而是從15%到70%不等,
這也是不同烏龍茶各具個性的主要原因。

台灣烏龍茶可分為包種茶、鐵觀音、白毫烏龍三類,發酵程度依次漸強。
包種茶又分條形包種和半球形包種,前者以文山包種為代表,後者則首推凍頂為翹楚。
茶莊裡常見「台灣高山茶」,也是半球形包種,但產于海拔一千米以上茶園,「高山」二字,強調它的高海拔優勢。

最受台灣年輕人歡迎的金萱,是半球形包種的改良品種,發酵程度更輕,最大特點是清香中有淡淡奶香味。
鐵觀音發酵程度就比包種茶高了。至於白毫烏龍,發酵程度是烏龍茶中最高的,是台灣特產,有台灣「茶中之茶」的美稱。

作為台灣茶的「始祖」,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凍頂烏龍茶精湛而複雜的工藝。
台灣茶葉大師「要像照顧嬰兒一樣對待茶葉」是他的名言。
凍頂烏龍的製作技藝特別複雜,萎凋、殺青、熱團揉、焙火……1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馬虎。

比如說熱團揉,需要將茶葉用布包成球狀揉捻,在小心翼翼控制鬆緊和時間的同時,一個茶包至少要揉70次以上,
直到葉子被神奇地揉成一顆顆小茶粒,其費時費力可見一斑。
而熱團揉之後的「焙火」也是對茶人技藝的一大挑戰,焙火不僅僅是將茶葉烘乾這麼簡單,恰到好處的手法能夠讓茶葉產生迷人的花果香和焦糖香。

對於大師而言,每批次茶葉製作,「焙火」這道工藝都要反覆4次,每次焙火約在10小時,每次間隔約在兩天,真可謂是「千錘百鍊」。
而提到台灣茶的另一個典型代表,就要說起高山烏龍茶了,聞其名知其意,高山烏龍茶的特點就是「高」。
高山茶本來就要種在海拔1000米以上,海拔越高,品質越高。

茶葉固然重要,心情更重要
我們算筆帳
兩千塊一斤的台灣烏龍
除下來,一克也就四塊錢
五克烏龍就能投泡一大壺
哪點不比動輒二三十塊一杯的冰奶茶好
茶葉本身足夠好這點很重要
但現在茶葉界以次充好的現狀泛濫成災
辦公室上班狗想買到好的茶葉真的很困難
其次,搬磚已經夠忙的了
哪還有專門的時間去研究茶葉知識
能一口辨別茶葉優劣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上,又是海島型氣候,高山上中年原物籠罩。由於日夜溫差大及常年午後雲霧遮蔽的緣故,
使得茶樹的生長趨於緩慢,讓芽葉具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等優點,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滑軟、厚重帶活性、香氣淡雅,水色蜜綠顯黃及耐沖泡等特性。
一般茶在製造茶葉過程中的發酵程度,大約可以分為不發酵茶、輕發酵茶、全發酵茶三種,而高山茶則屬於輕發酵茶(Lightly Fermented Tea)

(嘉義阿里山高山茶園風光)
生產環境
一般以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所栽種的茶葉稱之高山茶;高山氣候涼爽,日夜溫差大,常年濃霧瀰漫,日照短、甘甜味佳,兒茶素含量低。
特色
外觀緊實呈半球型,色澤鮮活翠綠,茶香具特有煉乳香,水色金黃透澈帶蜜綠。產區晝夜溫差大,茶葉生長緩慢,果膠質含量高,茶湯清新甘滑,口感厚實。
台灣由南到北,由西至東雖然幾乎都產茶,但風味卻差異甚遠,主要以烏龍茶的各式品種為主,以不同的產區和工藝作區別。
大家耳熟能詳的凍頂烏龍、奶香味濃的金萱烏龍、高冷的梨山茶、大禹嶺茶等等。
可能大家或多或少喝過某款台灣茶,但是卻困惑那麼多種類的台灣茶,如何選到自己喜歡喝的那款茶呢?

芬芳系
首先,入門台灣茶,強烈推薦試試典型的芬芳系:幾乎是年輕人所熱愛的茶
它們分別是奶香的金萱烏龍與清香的凍頂烏龍。
芬芳系的茶,更適合入門的茶友,每一個茶都是各自的典型代表。
如果幾個茶一起泡,那種感覺大概就是在「選美」!這些風格不同的茶葉展現在你面前,有花香奶香感覺都非常軟糯清新。
奶香:金萱烏龍
金萱,台茶12號的別稱。它和翠玉,同為1981年改良茶樹品種,是成功的新一代台灣茶。
這款茶的奶香味簡直香得讓人覺得不像話,卻又是真真正正來源於自然的茶葉。
金萱它足夠地香,仿佛隔著螢幕都可以聞到撲面而來的淡淡奶香,直勾勾地打動每個聞過它的香氣的人。
它口感清新,茶湯清澈,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含自然新鮮的香氣。

花果清香: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出產於台灣中南部鹿谷鄉凍頂山一帶,因山高多霧,山路陡滑,茶農們上山採茶必須「凍」起來繃緊腳尖,避免滑下去,才能到山頂,故稱「凍頂山」。
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
凍頂山山高林密,土質好,茶樹生長茂盛,茶葉品質佳,但產量有限,屬於台灣特有的名茶。
它有淡淡的花果香,有輕焙火的韻味,茶湯金黃,口感甘醇溫厚。


來自台灣鹿谷鄉的精緻茶,
軟枝烏龍品種,精挑細選,汰蕪存菁,
以茶為王,以火為臣的傳統工藝
炭香烏龍茶,是焙重火的茶,顏色暗紅,性屬醇厚溫和,茶性中和,刺激性不如紅茶,
具有解油脂,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健脾解酒,促進新陳代謝,可以長期保存飲用,
濃香茶葉較營養,長久存放後,香沉醇厚,沒有刺激性,
韻味十足,後勁無窮,易失眠神經衰弱者喝濃香焙火重的茶可使情緒安定,建議水溫90度以上。

奇特芳香:東方美人
東方美人,屬於烏龍茶。
東方美人的外觀頗顯美感,由於蟲子的叮咬,加上重發酵的工藝,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斑斕美麗。
其葉背和芽心上細小的絨毛清晰可見,隱隱泛著螢光。
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一般在15%-20%之間,而東方美人的發酵程度大於50%,有的甚至高達70%。
風味非常接近紅茶,卻又不失烏龍茶的奇香,是世界上發酵程度非常高的烏龍茶。

台灣東方美人茶,台灣茗茶之一,口感接近紅茶口味,不農殘,英國100多年維多利亞女飲用後對茶的奇妙的色、香、味等稱讚不已,並命名為「東方美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