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对本地超市慷慨相赠的购物塑料袋都印象深刻。消费者从超市满载而归的时候,手里肯定拎着数不清的塑料袋。
无论是人工收银,还是自动付款,很多消费者早已经习惯分类装袋。果蔬、日用品、生鲜、冷冻食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都要分开放进不同的塑料袋里,有的人担心一个塑料袋不够结实,还会专门加套一个塑料袋。

本地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人每年总共使用至少17亿6000万个塑料制品,相等于每人每年使用约314个塑料袋、塑料瓶以及一次性塑料容器等。
而其中,近一半是取自各大超级市场的塑料袋。人们每天也会从各大超市,共索取200万个塑料袋。

所以从2019年11月11日起,新加坡NTUC(职总平价)宣布,旗下25家超市及便利店,开始对塑料袋进行收费。
“无塑料袋计划”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过度使用,并鼓励大家改变购物方式,此项收费的所得款项,将用于环境改善和新加坡社区事业。
根据Fairprice调查,1745名客户里有71.1%的人支持塑料袋收费,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够为改善环境问题出一份力。
不赞成者则是认为免费塑料袋是服务中应有的一部分,购物所得的塑料袋可以用来当垃圾袋。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曾在脸书上支持“无塑料袋计划”,并表示虽然这个计划不能完全禁止塑料袋,但能让人们意识到问题。
尽管通过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会解决气候问题或拯救地球,但让人们开始考虑使用更好的替代品,这件事本身就很有价值。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还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在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的条例下,从2019年4月起,承包商在建造或翻新设施时,都得使用省水标签计划下至少有两个勾的装备及用具。这些装备就包括了水候、花洒、马桶等。

而为了进一步减低新加坡的用水量,2019年前新加坡淘汰了本地不节水的生活用品。
公用局也将和建屋发展局合作,为仍使用9升水容量冲水马桶的低收入家庭更换节水马桶。新马桶估计能帮每户家庭每日节省至少20升水,相等于节省10%水费。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还推行了示范计划,为一万户家庭安装智能花洒,观察成效。智能花洒能让使用者即时知道自己的用水量。
一项小型初步研究就显示,使用智能花洒的人每日用水量可节省高达5升。若这项示范计划效果良好,公用局将把智能花洒推广到更多户家庭。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醒生活在新加坡的每一个人,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人很多,所以它的资源是很珍贵,环境也是很脆弱的。
如果我们放任自己的欲望,忽略对环境的关爱,就会有数不清的威胁等待着这个花园城市。

如果有一天,海平面上升到淹没街道;垃圾无处填埋;极端气候频繁出现……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个美丽的小岛,需要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才可以。
资料来源:
1. 早报:调查:国人每年共使用逾17亿个塑料制品
2. 时代财智:新加坡每日2100公吨垃圾送出岛
3. 新加坡那些事儿:温室效应继续,新加坡海平面上升多少?
4. 早报:社论:以集体力量应对气候变化
5. 新加坡将在2020年减排16%
6. Joeecoalliance:受访学者:若要实现减排目标 国人生活方式要大改变
7. 碳排放交易:新加坡计划2050年将碳排放量缩减至每年约3300万公吨
8. 早报:马善高:应对海平面上升问题 政府或发债券以负担千亿元“海防”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