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刺身、壽司也要小心
這類 鹹水魚 生魚料理
可能含有寄生蟲
最普遍存在於鹹水魚中的寄生蟲
分別是「絛蟲」(tapeworm)
和「胃尖線蟲」(anisakis)
胃尖線蟲是愛吃
日本刺身的人身體中常見的
症狀和胃潰瘍很像

絛蟲可在人類的腸道內
生長至數公尺長

只要冷凍生魚
或者經過了高溫烹飪
一般就可殺死寄生蟲
所以吃生魚
不管是淡水還是鹹水魚
一定要吃經過正確
以及正規處理過的!
新加坡「致命熱帶病」
關於這個菌株的研究
被刊登在了
公共科學圖書館
《被忽視的熱帶疾病》
是的,來了新加坡我們才發現
曾經聞所未聞「熱帶病」
還真的不少
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寨卡疫情//
2016年8月新加坡爆發了疫情
寨卡病毒
感染了寨卡病毒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中度的發燒皮疹、結膜炎、肌肉及關節疼痛乏力
但80% 的人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但是,寨卡病毒主要威脅的是懷孕婦女

被蚊蟲叮咬後易導致胎兒先天性頭小畸形並伴隨其他嚴重的腦部殘疾

當時,連中國駐新使館
都發出了相關緊急提醒

後來,新加坡疫情解除
這種由伊蚊傳播的
病毒漸漸失去了威脅
但是,另外一種由伊蚊傳播
引發的登革熱卻
一直存在於新加坡
看看新加坡的常見病有哪些
如何才能預防呢?

登革熱
Dengue Fever
登革熱,是一種熱帶病
由登革熱病毒引起
主要通過伊蚊傳播病毒
在新加坡,每年感染
登革熱的人在2萬以上
嚴重還會致死
在新加坡可謂是
「全民防蚊」

登革熱症狀
主要還是發燒和紅疹
一般來說是突發高熱(體溫可達40℃)
頭痛(一般位於眼後)
噁心嘔吐、肌肉關節痛
典型的麻疹樣皮疹及
一些淤血點

預防與治療
治療方式:
針對登革熱病毒沒有特意的抗病毒藥
最重要的是補充大量水分
以及及時觀察有無出血症狀
當然,要就醫!
預防:這個登革熱
比起治療重在預防
消滅了蚊子基本上等於
消滅了病毒
so小島為了消滅蚊子
那可是操碎了心

家裡不能有積水
在新加坡還有個有意思的現象
就是各家的水桶和盆
都是倒扣著的
而且,有關部門還會
定期去各家各戶檢查有沒有伊蚊
發現滋生處可能罰款
200新幣,了解下?
為了防止蚊子滋生
新加坡居民區定期
就會噴灑滅蚊藥


糖尿病
Diabetes
新加坡糖尿病也很普遍
為了向糖尿病「宣戰」
新加坡還打算徵收糖稅!
小島天氣真是太熱
大家都習慣喝冰飲和果汁
糖分特別足

間接的結果就是
糖尿病成了新加坡健康殺手
而且過了60歲之後……
10個華人1個糖尿病
10個馬來族有5個糖尿病
10個印度族有6個糖尿病!!!

糖尿病症狀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過度口渴或飢餓
疲乏無力
尿頻
視物模糊
噁心和/或嘔吐等
這些症狀可以出現的很突然
也可以出現的很緩慢

預防和治療
新加坡為了戰糖
也是真的拼了
現在市面上很多飲料都是
強制減糖的
喝起來一點也不甜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如果是基因的問題
那是很難改變了
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生活
還有飲食的習慣
來對抗糖尿病
島上3R原則聽說過嗎?
Refrain(避免)
Reduce(減少)
Replace(取代)
避免吃不健康食物
不能避免就減少
這類食物的攝取量
減少都做不到
就用健康的食物來代替

改用全穀物(whole grain)
減少油炸食品
多喝白開水而不是飲料
多多做運動

流感
Influenza
新加坡常見感病毒株
有甲型流感病毒H1N1
H3N2及乙型流感病毒

流感的症狀
其實和一般感冒差不多
如果出現咳嗽、流鼻涕
發熱和肌肉酸痛的症狀及早就醫
在家靜養,外出時也要
佩戴口罩防止交叉傳染
尤其是在流感病毒來襲的時候
就要格外的注意

預防和治療
新加坡地小人多
病毒的傳播比較快
而且,室內又多用空調
病毒循環,流感一來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感冒怎麼預防呢?
就是增強體質唄
還有,在新加坡能夠注射
流感疫苗
這個季節性流感疫苗
Fluarix Tetra可預防
H1N1、H3N2,B型流感等等
在診所,醫院都可以接種
據說挺火的
還有人特地從國外來打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各位小島的家長
要是收到了幼兒園發來的信息
說是學校里有小朋友
得了手足口,可是相當緊張
這裡,兒童手足口病爆發
時不時會出現
每年累計下來有數千個發病兒童

手足口病的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
引起的傳染病
5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
多數能在一周左右自愈
少數會引起心肌炎
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
症狀是在手、足、臀部出現斑狀紅疹
口腔內出現小紅皰疹並轉為潰瘍
偶爾伴隨著發燒

預防和治療
輕度患兒需要隔離
保持乾燥衛生
防止抓破皮疹
尤其注意口腔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不需要住院
免得交叉感染恢復更慢
重症需及時就醫
觀察臟器功能

預防措施就是給孩子
經常洗手和擦手
孩子接觸的東西要清洗消毒

皮膚病
很多椰友來新加坡
都經歷了「爛臉」
濕疹,長痘痘,皮膚癬等
各種皮膚問題真是層出不窮
這和新加坡的天氣
還是有關係的
濕熱導致了一些皮膚問題

不過,這也不算病
去醫院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