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瑋玲周三逝世,終年69歲。
(新加坡訊)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女兒李瑋玲醫生昨早逝世,才華橫溢,醫術精湛的她,早前曾與弟弟李顯揚聯合發表聲明,公開指責其兄長、時任總理李顯龍,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回顧李瑋玲生平,她於1955年出生,自幼便與家人居住在歐思禮路38號。
她曾表示,自己熱愛學習,不論是學業還是社交方面都充滿熱情。此外,她還代表萊佛士書院參加田徑和游泳比賽,展現出色的運動天賦。
李瑋玲曾經評價自己不是絕頂聰明的人,但她和當年南下移民的祖先一樣,有韌性。
李瑋玲不僅在體能上表現優異,學業成績同樣名列前茅。她於1972年獲得總統獎學金,並進入新加坡大學(即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前身)修讀醫學,最終以全級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主攻兒科專業。
李瑋玲曾2次獲得衛生部獎學金,赴美國頂尖研究型醫院麻省總醫院,以及多倫多醫院、梅奧醫學中心和克利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進修培訓。
回到新加坡後,她被調派至陳篤生醫院的腦神經部門工作。
2004年起,李瑋玲擔任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直至2015年卸任。
由於李瑋玲終身未婚,因此一直與父母李光耀和柯玉芝同住。2015年父親去世時,她在追悼會上發表悼文時表示:「我不能崩潰(痛哭),我是客家女。」
此外,作為李光耀遺囑執行人的李瑋玲和李顯揚,後來與李顯龍發生了糾紛。
起因是李光耀在遺囑中明確表示,希望在自己去世後將位於歐思禮路38號的故居拆除。
李瑋玲和李顯揚支持拆除,但李顯龍則認為應由政府決定如何處理此事,對拆除持保留態度。
李顯龍曾在國會宣讀李光耀於2011年12月27日寫給內閣的信件,解釋關於拆除條款的事項,並表示政府只會在李瑋玲搬離歐思禮路38號後,才會考慮如何處置這棟房子。
這起糾紛在2017年浮出台面,引起新加坡民眾的關注。

李顯龍(左)帖出與李瑋玲在幼時的合照,回憶與妹妹的相處往事。(圖取自李顯龍臉書)
2020年,李瑋玲在臉書上公開自己生病了,透露她患上了一種症狀類似帕金森綜合徵的進行性核上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並指出該病可能導致吞咽困難、窒息、肺炎,甚至死亡。
昨早,李顯揚在臉書發文透露,李瑋玲在家中過世,但謝絕花圈、鮮花等,並呼籲人們把捐款轉贈新加坡嘉諾撒傳教會、新加坡帕金森協會和慈善機構Total Well-Being SG Limited,因為這對李瑋玲來說,更具意義。
國務資政李顯龍發文悼念妹妹,形容她是一位鬥士,對朋友忠誠,同情弱者,見到不公行為都會積極站出來發聲。
李資政夫人何晶也說, 李瑋玲現在自由了,願她一路走好。
另外,新加坡總理黃循財也對李瑋玲的逝世表示難過,讚揚她為新加坡的醫療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柯玉芝(左)與李瑋玲的合照。(取自李瑋玲臉書)

黃循財發文悼念李瑋玲時說,作為一名兒科神經科醫生、癲癇病專家以及陳篤生醫院神經科學系的負責人,李瑋玲為新加坡的醫療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檔案照)

李光耀曾表示,希望在自己去世後將故居拆除。李瑋玲和李顯揚支持拆除,但李顯龍則認為應由政府決定如何處理此事,對拆除持保留態度,雙方因此起爭執。(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