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申訴,「免費攤」全島打游擊,過去三四年分別在宏茂橋、大巴窯、武吉士和義順出沒,利用小贈品吸引公眾,再讓人掏腰包買產品。
陳小姐(25歲,從事行銷)向《新明日報》指出,自三四年前,不止在一個地方發現「免費攤」銷售團隊蹤影約10次,先「闊氣」送洗碗棉、剪刀與保溫瓶,吸引樂齡人士圍觀後,才推銷產品後閃人,全程約30分鐘。

一名女子(背對坐者)以送洗碗棉、剪刀與保溫瓶,吸引樂齡人士圍觀,再推銷產品。(受訪者提供)
她說,最近在上周二(3月10日)早上10時左右,在住家附近的宏茂橋8道第709座組屋,發現有一名操外國口音的女子在組屋樓下商店外叫賣。
「女子先示範如何用手中洗碗棉擦鍋,表示是做促銷,不賣產品,不斷送出手中洗碗棉等贈品,吸引越來越多人聚集。」她說,此時女子終拿出一件產品出來,雖看不出是什麼產品,相信是家電用品,對方叫價300元,但坦言「沒有賣此價錢」。
她指出,女子拋出「如叫你們出一點錢,你們願意嗎?」為餌,指示阿叔阿嫂拿出錢包,掏出現錢舉手上。
她感到訝異,有多人照做,把現錢舉高,再遞錢給女子,換來用粉紅色塑料袋裝下的產品,女子都未提及產品多少錢。「我看不清楚袋內的產品,當時約二三十人圍觀,其中共10名男女舉起錢買產品,手上至少有50元至150元的50元紙鈔。」
媒體自2017年曾報道與觀察「免費攤」以打游擊方式在各地出沒,如大巴窯與義順,而陳小姐曾發現他們在宏茂橋與武吉士的四馬路觀音堂附近出現。
保用期僅一個月
陳小姐質疑「免費攤」在本地進行推銷的合法性,以阿姨花150元買個電爐為例子,提醒民眾勿上當。 她說,去年60多歲的阿姨也在宏茂橋遇到「免費攤」,花了150元來買電爐。
「可是阿姨用了幾個月就不能用了,電爐保用期只有一個月。其實阿姨買後當天晚上就後悔了,不解為何會花錢買。」
記者:劉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