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加坡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可謂是源遠流長,新加坡可是一個華人占總人口比例70%的國家!往近了說,今年也是中新兩國建交30周年,兩個國家之間的情分,長著呢!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兩國交好,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近年來自然也越發緊密。不過,你們知道新加坡最離不開中國的哪樣東西嗎?
是它,是它,是它,就是它。
你們以為我要說小哪吒?
不。
是奶茶。

01. 為奶茶痴迷的新加坡
在中國的東北,有一句形容為愛痴狂的形象話語:為你瘋,為你狂,為你哐哐撞大牆。

私以為新加坡人對奶茶的痴迷程度連這句話都不足以形容。
如果問新加坡人一個問題:要命還是要奶茶?他們早在四月份就已經用實際行動進行了說明:
4月2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疫情爆發之後的第三次重要電視講話,除了宣布封鎖政策延遲到6月1日,新加坡還進一步關閉非必要店面。
這些非必要店面中就有坡島人最愛的奶!茶!店!

關店鋪是為了防止疫情蔓延,不過雖然道理大家都懂,但對於平時都靠奶茶「續命」的新加坡人,一想到未來6周不能喝奶茶,對很多人來說可是「要命」的啊!
消息一經發布,人們紛紛為沒奶茶喝了而哀嚎,行動力強的人則是立馬放下了手中的遙控器,忘了前一小時李顯龍總理讓大家待在家的勸告,戴上口罩,紛紛衝出門去買奶茶……
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都扎堆到全島各個奶茶店大排長龍,致敬上半年「最後一杯」。
那場面,可謂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咳咳,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正經的現場圖在這:

咱們來一起回顧一下當天的情景:晚上八點,李顯龍總理髮表電視講話宣布奶茶店即將閉店;晚上九點左右,也就是李總理髮言完沒多久,各大商場便湧上「奶茶族」。大家都想趕在當日23:59分之前,和奶茶來上最後一場抵死纏綿。
於是,LIHO在排隊,貢茶在排隊,丸作在排隊,KOI在排隊,老虎堂在排隊,幸福堂在排隊,喜茶也在排隊……全島所有的奶茶店門前都在排隊:

於是,買奶茶的隊伍有一排的,有兩排的,有回形的,有折角的,還有直接排到商場外邊去的:

於是,奶茶店的訂單爆了,奶茶店服務員貼滿訂單標籤的雙臂為證:

於是,為了那些想喝奶茶但又不想出門的顧客,外賣小哥也通宵達旦地加入了排隊大軍。此時此刻,他們背的不是奶茶,是續命水:

當日23:59分,屬於奶茶店最後的狂歡結束,全島所有奶茶店關門暫停營業。
然而痴迷奶茶的新加坡人仍然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奶茶的愛意:
有很多成功買到奶茶的人以暴利的價格轉售手中的奶茶,價碼一路飆升,從30新幣到80新幣,甚至1000新幣都有。

有「奶茶收藏家」曬出了自己家的冰箱照片,滿滿一冰箱的奶茶囤貨,讓他成為全新加坡當晚最受人羨慕的人。

古有畫餅充飢、望梅止渴,今有新加坡人畫奶茶續命。沒辦法,沒搶到奶茶,只能自己畫了,好處就是可以自定義珍珠的數量,想畫多少就有多少。

看到這裡的你一定明白了,命和奶茶只能選擇一個的話,新加坡人應該會選奶茶。
你問新加坡人為何在奶茶店快要暫停營業的時候捨命出去排隊?
因為他們對奶茶愛得深沉。
哦對了,有網友怕封城期間喝不上奶茶,在Facebook上發出了這樣的靈魂拷問:宜家都公布肉丸子配方了!KOI、LIHO、貢茶、喜茶,你們是不是也應該這樣?

第二天,總理夫人何晶轉發了做珍珠奶茶的方子,勸大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總理夫人的轉發經社交媒體發酵後,迅速成為公眾事件,在新加坡已達到累計超過千萬的瀏覽量。

毫不誇張地說,奶茶怕是要成為新加坡的國家級飲料了。
02. 中國奶茶在新加坡有多火?
既然奶茶在新加坡這麼流行,那新加坡最好喝的奶茶是哪家?
關於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心中雖然沒有一千個答案,但總歸離不了這幾家:KOI, LIHO, 貢茶,喜茶,老虎堂……

珍珠奶茶於1992年引入新加坡,在2018年之前,常見的奶茶品牌已有十餘種。目前,新加坡知名的奶茶品牌主要有三個派別:
新加坡本土派:創立於2017年的新加坡本土奶茶品牌LiHO(哩喝)等
中國台灣派:KOI、貢茶、老虎堂、吃茶三千、巡茶R&B等
中國深圳派:喜茶、奈雪の茶等
這些品牌在新加坡全島有多個連鎖店鋪,保持著極高的市場占有率。
其中,LiHO(哩喝)以適合本土口味的芝士系列泡泡茶為名,是新加坡本土最大的泡泡奶茶連鎖品牌,在2017年6月就已經擁有超過80家連鎖店。

BUT!有沒有發現,除了LIHO,新加坡本土一個能打的奶茶品牌都沒有!而且LIHO的前身其實也是原來貢茶在新加坡的特許經營商。
2009年,來自中國台灣的貢茶進入新加坡,前前後後一共開設了30多家貢茶店,年營收高達3000萬元。但是,特許經營合約於2016年底到期,運營方也不準備續約,因此把貢茶店面都改為新品牌LiHo里喝。

也就是說,新加坡人平時喝的奶茶,大多數都來自中國深圳或是中國台灣。
雖然說也有有米酸奶之類的後起之秀在新加坡開店,但新加坡茶飲市場目前還處於珍珠奶茶為主的時代,以中國品牌為主導。

2018年-2019年算是中國奶茶品牌出海新加坡的一個高峰期。
2018年9月,來自中國深圳的「台蓋(TaiGai)」登陸新加坡,在Nex購物中心開出第一家分店,還獲得了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

2018年11月,喜茶在新加坡的ION Orchard開了第一家門店,邁出了征戰新加坡市場的第一步。據喜茶透露,新加坡首店前三天的日銷售量就在2000杯以上,其中,布蕾波波系列的日銷售量達500餘杯。
同年12月,「奈雪の茶」宣布第一家新加坡門店將於12月第一周在怡豐城與新加坡消費者見面。
2019年5月,來自中國台灣的「鹿角巷」在樟宜機場開設概念店。
……
此後,各個中國奶茶品牌陸續在新加坡擴張市場版圖,其中以喜茶的動作最為矚目。

2019年1月,喜茶乘勝追擊,在Clarke Quay 開了第二家門店,也是喜茶在海外的首家DP店,即喜茶的「白日夢計劃」(Heytea Daydreamer Project)。
DP店通常是由喜茶與全球不同領域的新銳設計師合作設計完成,每個DP店有自己獨特的主題和風格,而Clarke Quay這家DP店是以「燈塔」為主題。
2019年9月,喜茶又在Westgate開了第三家門店,也是新加坡的第二家DP店,以「傳統中國手卷」為主題,為飲茶空間添加了幾分禪意。
2019年12月,喜茶的第四家門店也在Marina Bay Sands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