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去年宣布,醫療保險業者最遲須在今年4月1日推出新的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簡稱IP)附加險,由保戶支付醫藥費至少5%的共同承擔額,或每年頂限3000元。
七家醫療保險業者從昨天起,必須售賣讓保戶共同承擔醫療費的新附加險,業者已陸續就緒,以較低保費和提供體檢等來吸引國人購買或轉投新附加險。
為了遏制保戶過度醫療,進而推高整體醫藥費,衛生部去年3月7日宣布,業者最遲須在今年4月1日推出新的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附加險(rider),由保戶支付醫藥費至少5%的共同承擔額(co-payment),或每年頂限3000元,業者也可設定更高的共同承擔比率。
去年3月8日起購買附件險的保戶,2021年4月1日起更新保單時也必須有共同承擔部分,3月8日之前已受保的附加險保戶不受新政策影響。
IP是全民醫療保險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的提升版,保戶可自由選擇IP,並以保健儲蓄支付保費。附加險是用來保IP不支付的部分,保費不能以保健儲蓄支付。
七家提供IP業者是:保誠(Prudential)、友邦(AIA)、職總英康(NTUC Income)、英傑華(Aviva)、大東方(Great Eastern)、安盛(AXA)和萊佛士醫療集團。
英傑華保險早在今年1月推出新附加險,大東方保險和職總英康保險則在3月1日推出。保誠保險、友邦保險和安盛人壽保險則從今天推出。這些共同承擔附加險的保費跟全賠(full rider)相比都比較便宜。
(信息來源: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