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隨著新加坡逐漸放寬疫情管控限制,一大波外國人才回到了新加坡工作生活。
根據新加坡人口簡報的官方數據,截止到去年6月,新加坡非居民人口相較上一年攀升了6.6%至156萬人!

雖然這個數字還不比疫情前的水平,但是要知道,當時新加坡還沒有大規模放寬限制。
像是室內強制口罩令和更多邊境政策鬆綁(比如未接種疫苗無需隔離),都是在後續一段時間內解除的。
這段時間,小紅書上就有不少網友,分享了他們最近來到新加坡找工作的經歷。

不過,對於不少准證持有者來說,新加坡政府似乎打算實行更嚴格的規定了。
另外,最近新加坡也調高了移民投資新加坡的門檻大幅度調高。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為了保住本地人飯碗的考量。
新加坡調整投資移民門檻:
必須聘請更多本地人
前天,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宣布了一個消息:
從今年3月15日起,通過全球投資者計劃GIP申請並最終移民新加坡的人,必須必須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包括繳足資本)成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投資在已營運中的業務!
與此同時,投資者的首五年永久居留期滿後,要是想更新再入境准證,公司就必須聘請至少30名員工!其中至少一半必須是新加坡公民,10名也必須是新員工......

要知道,在現有的政策下,參與GIP的投資額只要250萬新幣。
至於更新再入境准證,申請人的公司就只要聘請至少10名新員工,一半是新加坡公民,並有200萬新幣業務總開支(TBE)就好。

至於那些通過方案二投資新加坡的申請人,則必須在GIP精選的基金投資2500萬新幣,投資額是現有規定的10倍。
而在方案三下,原本投資者只須在資產管理規模至少2億新幣的單一家辦投資250萬新幣就行。而在新的條例下,申請人則必須在新加坡設立資產管理規模至少2億元的單一家辦,其中至少5000萬新幣必須投資在四個類別:

來源:早報
所有手續,也都必須在批准函發出之日起的12個月內完成。因此,可以說新加坡是全方位提高了投資移民的門檻,收緊了相關政策。
當然,在接受媒體調查時,當局說調整投資移民政策,是為了讓更多全球投資者在新加坡金融行業投入資金,並給更多本地人提供就業機會。
「經發局做出這些改變,是為了有選擇地吸引有能力為新加坡帶來更多經濟影響,以及有意在新加坡紮根的企業主和投資者。」

只是,未來新加坡的工作準證持有者的日子,似乎會「更不好過了」......
新加坡EP准證持有者僱主
必須進行更嚴格的學歷審查
在3月1日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人力部開支預算時,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宣布:
從今年9月1日起,所有僱主為外籍雇員申請新就業准證時,都需要向當局提交第三方認證的學歷。
這樣做,是為了確保所有企業有意聘請者的文憑及以上學歷,都會經過驗證無誤,減少利用虛假學歷獲得工作準證的可能。

與此同時,陳詩龍也表示,這項新要求,會與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同步落實。
新的COMPASS評估,要求申請者需在四個基本項目包括月薪、學歷、企業員工多元化及支持聘用新加坡人的評估中,取得至少40分,才能申請或更新准證。

COMPASS框架下的評分標準
當然,要是僱主覺得不需要雇員在「學歷」這一項取分的話,也可以不向當局提交這些人的學歷證明。
不過相應的是,這些人就必須在其他評估項目中表現更加出色,以滿足最低分數要求。

圖源:Todayonline
陳詩龍也坦言,這樣的要求或者說調整,有可能將對新加坡企業聘請外來人才帶來一定的麻煩。
「請放心,我們將確保順利實施並儘量減少對僱主招聘流程的干擾。」陳詩龍給所有僱主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圖源:Yahoo
不過,在國會辯論上,陳詩龍卻沒有透露新規的落實,會不會增加有關部門審批EP准證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現在的在線申請需要10天左右時間,要是需要求證和審批的項目過多,或許會需要更久。
更多有關第三方學歷認證的詳情,將在新措施落實前公布。
但至少,新加坡今年的就業准證薪金門檻將維持不變。或許,這個消息對於目前有意來新加坡發展的白領群體來說,會是一個好消息。

新加坡多人憑假文憑找工作
其中還包括國大客座教授?
說起來,新加坡現在對外籍員工做出如此「嚴苛」的標準,或許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這些年,本地媒體就爆出過不少人通過假文憑,最終在新加坡找到工作的例子。
【1】求職者偽造「藤校」學歷
2021年8月,陳詩龍在國會上透露,從2018年到2020年,共有11名在信息通信技術(ICT)行業工作的EP就業准證和S准證持有人,被發現向人力部(MOM)提交了虛假資質。
這其中,還有不少人偽造美國常春藤聯盟高校的文憑!
當時,就有不少網友表示,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涉嫌通過偽造文憑最終獲利的人,在新加坡其實並不少......

「聽起來像是冰山一角。聽到許多外國人工作時提到他們如何購買學位,甚至有人替他們參加考試。在那些大國,只要你有錢,什麼都可以做,因為有那麼多不知名的大學。在過去,只有極少數的大學可以被接受或認可在新加坡工作。如今,由於報酬較低和"神風特攻隊"的工作態度,許多外國人的勞動力有很大的優勢。許多人就業准證申請時被稱為經理,但實際上他們在做其他工作。那些僱主願意承擔風險,因為他們很少被抓到,而"神風特攻隊"的雇員值得冒這個險。無論如何,他們只會得到罰款或輕度監禁和驅逐出境,而不是死刑判決。」
【2】印度人用假文憑找工作
事實上,網友的這個推斷,其實並不過分。
2021年,《印度時報》和《海峽時報》同時發表了一則新聞,15名新加坡工作準證持有者「買」了假文憑後來新加坡工作,最終被當局吊銷了工作準證。

據悉,這15人的文憑,都來自於印度馬納夫·巴爾蒂大學。
而這所學校,在印度是一所臭名昭著的,專賣假文憑的高等學府。在短短11年間,就共計出售了36000個假文憑!
至於為什麼新加坡當局一開始沒有發現,那是因為這所大學足夠隱蔽。
在「假文憑」之外,大學也曾頒發過5000個真文憑,因此一時半會新加坡人力部沒法識別並察覺到不對。

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人最終因此事無法繼續在新加坡工作。
【3】國大客座教授學歷造假
而另一個震驚新加坡的學歷造假事件,則和去年同時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的前北大教授、NUS客座教授陳春花有關。

去年7月,新加坡國立大學悄咪咪地移除了一位客座教授陳春花的頁面信息,引發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好奇。

(圖源:國大官網)
這名中國籍的國大客座教授陳春花,原本在國大商學院任職,主要教授方向為「組織管理」。

(圖源:國大官網)
她和國大的聯繫非常深,翻看她的履歷,她的MBA碩士學位,也是在國大獲得的。
網友在細扒她的履歷後,認為她的學術水平存在著相當大的水分。
在百度百科的介紹頁上,她居然在2000年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後,短短一年時間,就成功獲得了博士學位!

根據網絡上的公開信息,正常情況下,一般人需要攻讀3-4年,才有可能完成博士學位課程並結業。
網民繼而開始懷疑起陳春花的就讀院校,不少知情網友表示,「愛爾蘭歐洲大學」就是俗稱的「野雞學校」。
在網上搜索有關這個學校的資料,確實也找不到任何相關的校園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