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宿舍給跨性別學生極大安全感 廁所卻是一大困擾

(左到右) Andy Winter、Kieran Ng和Lune Loh。(圖:CNA)
對於跨性別(transgender)大學生來說,能在校園宿舍找到一個安全的空間,給他們「極大的安全感」,但這不是必然的,廁所就是一大困擾。
南洋理工大學英文系的跨性別男學生Elliot就說:「跨性別者只是想使用符合自己性別的廁所。沒有惡意。」
就讀南大數學科學系的跨性別女學生Kieran Elodie Ng也說:「如果我上男廁,我擔心會有騷擾的問題。如果我上女廁,我也擔心會有騷擾的問題。」
因此,接受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 Insider採訪的幾位跨性別學生都說,他們偏向使用性別中立(gender-neutral)的廁所,否則就儘量忍到回家或回到宿舍。像是Elliot,就會儘量少喝水。
Kieran是在上大學兩個月後出櫃,因為她無法繼續住在男生宿舍、穿男裝、讓大家認為她是男的,長達四年時間。
「我每天都會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我記得我完全不想踏出宿舍房間。」
她在2020年10月向家人朋友出櫃之後,又得在校園克服其他障礙,例如換房間。
花了五個月安排換房間
她在去年2月詢問宿舍辦事處,跨性別學生可否換房間,因為被醫生診斷患有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dysphoria)的她想要搬到女生樓層。
她的要求一直沒有進展,去年6月跟負責學生生活的副教務長Victor Yeo見面討論一個研究項目後,對方說會跟宿舍辦事處談談,她才終於在提出要求的五個月後,於去年7月搬到內附廁所的單人房。
「這是在一個女性樓層,我很感激這一點。這確實有助於減輕焦慮,有個新的開始。」
本地四所大學都告訴CNA Insider,他們致力於學生的福祉,包括跨性別學生。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也說,他們致力於在校園內打造一個「尊重」和「包容」的環境。
近年來,南大的校園宿舍辦公室就處理了幾名跨性別學生的換房申請。
也是南大性少數群體支持小組Kaleidoscope會長的Kieran估計,南大共有50至60名跨性別學生。在國大創立跨性別學生互助小組TransNUS的Lune Loh則表示,國大估計有至少10至20名跨性別學生。
住在香灰莉木學院(Tembusu College)的英文文學與哲學系畢業生Lune透露,在她入住宿舍時,一名教授寫信歡迎她,並說學院有一個新翻修的性別中立廁所可供她使用,令她「相當高興」。
但她指出,這間廁所開放讓公眾使用,很容易髒,她每次都要搭電梯下幾層樓使用廁所或甚至只是吸收,相當「麻煩」。
每個學期,她都要求把宿舍房間換到女生樓層,但都沒有結果。
常見的誤解
臨床心理學家Soon Siew Peng說,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dysphoria)是一種有具體標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症狀。
她說,對於一些人來說,性別認同障礙可以通過社會轉型來緩解,比如改名或改變代名詞(pronoun)、髮型和服裝選擇;其他人可能會尋求醫學干預,例如荷爾蒙治療和變性手術。
她補充說,青年時期的社會認同感、歸屬感和社區感很重要。
學校宿舍的重要性
跟順性別(cisgender)同學一樣,住校對於跨性別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否則每天得要通勤長達四小時。住校也會有許多社交生活,例如跟同學一起吃宵夜和參與體育活動等。
Kieran說:「我不想錯過這種體驗,因為就讀理工學院時,我很沮喪和焦慮。我沒有真正的社交生活。」
對於家庭環境不理想的學生來說,宿舍可以成為一個過渡和表達他們性別認同的空間。
25歲的南大跨性別女學生Andy Winter說:「擁有自己的空間給我極大的安全感,因為我知道我有地方可以完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