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外部環境更加嚴峻,使各地吸引投資的競爭更加激烈。政府修法擴大全國生產力基金用途範圍,來吸引跨國企業在新加坡進行優質投資。新加坡全國生產力基金(修正)法案2023年8月3日在國會三讀通過。
為法案提呈二讀時,代交通部長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解釋政府修法初衷。徐部長表示,第二代防止稅基侵蝕和盈利轉移(BEPS 2.0)舉措讓我國更難利用稅收優惠作為吸引新投資的工具。與此同時,「各國正在加大力度吸引新投資,特別是在半導體和生物醫藥製造等戰略領域」。
修法後,新加坡將能藉助全國生產力基金吸引跨國企業在新加坡進行優質投資,包括利用獎勵措施吸引先進行業公司對製造業注入新投資,同時支持跨國企業培訓和提升本地勞動力。跨國企業來新將使本地企業受益,因為它們有機會獲得更多合同、增強能力包括提高員工技能,並建立良好業績表現以支持海外擴張。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公布今年預算案時宣布,我國為全國生產力基金注入40億元,提出擴大全國生產力基金的用途範圍,把促進投資也納入其中。政府會錨定一流企業,以及高增長、高附加值行業的優質投資,包括先進位造業、綠色經濟和數碼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