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探討如何善用ChatGPT而並非濫用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席捲全球,本地部分師生也將它運用到授課和學習中,一些中學生觀察到這一現象後,自發採訪同學和老師,探討如何善用ChatGPT來輔助學習提高效率,以及應該如何避免這項科技被濫用。
本屆《我來報新聞》挑戰賽前天(26日)舉行頒獎典禮,64名學生脫穎而出,分別在三大組別贏得金、銀、銅和鼓勵獎。其中,在292份參賽作品中,有十多份就選擇了ChatGPT課題,顯見同學對這個課題的關注程度。
鼓勵學生自行挖掘新聞課題的「鮮新聞」組別中,有兩組銅獎和一組鼓勵獎的得獎者在觀察周遭校園生活發現,ChatGPT為老師和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弊端。

南僑中學四年級學生劉玥岑(左),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主席、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中),新傳媒中文數碼與電台新聞總編輯莊澤芳(右)。(圖:8視界)
獲得銅獎的南僑中學四年級學生劉玥岑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起初是老師在周會上向他們介紹了ChatGPT,後來她看到很多同學在寫作文和做功課時,都會使用甚至濫用ChatGPT。
「我看到很多同學在做功課的時候一直在使用ChatGPT,甚至在寫作文的時候,把題目輸入進去,然後把ChatGPT生成的內容抄下來再上交。」
劉玥岑說,正確使用ChatGPT是揚長避短的關鍵。「如果強調善用,而不是濫用,同學會樂於使用這個軟體來輔導學習,學起來也會更容易。尤其是現在很多都是在網上學習,ChatGPT是可以幫助學習的。」

平儀中學三年級學生羅澤譞(左一)和曾煦寧(左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主席、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右二),新傳媒中文數碼與電台新聞總編輯莊澤芳(右一)。(圖:8視界)
建議學校引導學生正確使用
平儀中學三年級學生曾煦寧和羅澤譞去年參賽空手而歸,但他們沒有氣餒,而是花更多精力準備,今年提交作品《ChatGPT引發熱議》獲得了銅獎。
他們受訪時表示,ChatGPT橫空出世後引發熱潮,很多同學把它當作 「捷徑」,因此覺得有必要探討這一課題。
曾煦寧說:「這個軟體非常方便,所以同學們都不想著自己去完成作業,而是用這個捷徑去完成作業,我覺得學校和老師應該教學生如何更好地去用這個軟體。」
羅澤譞則建議,學生可以在做作業時通過ChatGPT來查找資料,提高效率,但不能將ChatGPT給出的答案照本宣科當作功課來上交。
《我來報新聞2023》挑戰賽是由新傳媒《8視界》主辦,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講華語運動為合作夥伴,並得到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的鼎力支持。
這項比賽旨在提高學生的新聞和數碼媒體素養,培養他們關注、觀察周遭生活和思考時事的能力,同時為學生提供應用華文華語的平台。
所有得獎作品也發布在《好Young》的「我來報新聞」欄目中,讓大家有機會看到本地學生報道新聞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