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44年前隻身從大馬到新加坡餐館打工,女子在舉目無親的陌生環境中討生活,幸好有一名好心同事為她煮粥煲湯,糾正工作上的錯誤,幫助她熬過艱苦日子。
女子如今年屆67歲,已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她去年從舊識口中得知當年的「恩人」近些年遭遇不濟,心生憐憫,希望找到他報答恩情。

阿梅展示當年自己和飯館的同事、好友拍下的留念照片。(受訪者提供)
《聯合晚報》報導,想要報恩的女子,是67歲的劉足妹「阿梅」。她的故事,要從她21歲時,也就是1977年說起。
當年,阿梅為了養活家中五個年幼的弟弟和一個妹妹,一人從大馬到新國,在位於達曼裕廊的新春原咖啡店順利飯館當侍應生。
她說,當時初來乍到,對周遭一切都很陌生,也不太懂英語,因此在幫顧客點菜時經常出錯,細心的廚師「阿福」當時就不時提醒和糾正她,避免她因為犯錯而被扣薪水。
「當時我的月薪只有200元,得養活一大家子,只要點錯一道菜,就得自掏腰包20、30元,幸虧有阿福幫忙,不然我根本沒法存錢養家。」
她也說,印象里阿福沉默寡言,但是心腸熱,自己婚後懷孕吐得很厲害,阿福會幫她買話梅,還時不時煮粥煲湯給她補身子。
生了大女兒後,阿梅為了照顧孩子辭去工作,隨著飯館在1997年關閉,她便失去了這些老同事的聯絡。
阿梅說,她於去年在超市偶遇飯館老闆的弟弟,得知阿福這些年的際遇不太好,可是沒有人知道他如今住在何處。
「我只知道他叫『阿福』,是一名孤兒,當年幫了我不少,得知他過得不好,我自然也難過。我希望能通過貴找到他,我會定期上門探望,必要的話也願意在能力範圍內提供經濟幫助。」

阿梅(中)和廚師阿福(右)與飯館老闆在過年期間一起吃飯時拍照留念。(受訪者提供)
銘記恩情44年,全家人全力支持阿嫂尋人報恩。
阿梅說,除了廚師阿福,飯館常客「潘亞忠」也常常給她提供幫助,若有可能,她也希望能夠聯繫上對方報恩。
她說,自己這些年全心照顧兩個女兒,兩人長大成人後,她一度曾到電子廠工作,後來為了照顧大孫子而辭職。
「長孫現在等著入伍服兵役,我這才清閒下來。」
阿梅說,她的丈夫和女兒知道她想聯絡阿福後都很支持,丈夫還要她儘快找到人,趁他們如今還有能力時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