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愚人節玩笑,這是真的!
為了提高公共運輸的安全,避免潛在危機發生,新加坡多個地鐵站從昨天(4月1日)起,增設包括金屬探測門和X光掃描儀器等安檢設備。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表示,目前已經有超過3萬名公共運輸人員接受了偵辨潛在危險乘客綜合系統(Threat-Oriented Passenger Screening Integrated System,簡稱TOPSIS)的培訓,能偵查可疑物件、人物和行為。

陸交局提醒,公眾若被要求進行安檢時不需要慌張。
當局也表示,公眾如果發現任何可疑事物,可通知工作人員、警方或下載SGSecure應用程式向有關當局提供信息。

(以上圖源:新加坡陸交局)
新加坡曾於2018年11月,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地鐵站安檢……

小印度站、勿洛站、宏茂橋站、義順站和武吉班讓站的收費閘門口變成了這個樣……

安檢口有4至6名工作人員,安檢的乘客需要通過金屬探測門,把攜帶的物品放到X光儀器掃描後,才可以「通關」乘坐地鐵。

注意了!安檢的時候需要把口袋的東西掏出來,放在托盤中。
如果你有任何不適合X光照射的健康問題,或者體內有手術植入物也要告訴安檢員。

安檢口還放置著一個公告,提醒大家這些危險品是不可以帶上站!

開始安檢以後,不少網友擔心,進站速度會變慢,影響出行。

新加坡眼探訪了小印度MRT安檢現場,發現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因為安檢並不需要所有人配合,只針對攜帶大件行李或可疑物品的部分乘客。
即使需要安檢,花費的平均時間也在1分鐘之內,整個安檢過程非常順暢。

(以上圖片拍於小印度地鐵站)
不就是個地鐵安檢嘛 值得這麼大驚小怪嗎
要知道,之前乘坐新加坡地鐵,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安檢的。
至今,新加坡地鐵刷卡處,會放置一張鐵桌子。只有當你帶著超大件行李通過時,工作人員才會要求開包檢查。

不過在新加坡,如果地鐵站出現可疑物品,就會出現大規模警察出動的封站行為。
2017年4月18日,兀蘭站出現可疑物品,警方直接關閉車站3小時。民防部隊還出動了100多名安全人員,其中還包括危化事故特遣隊!

此外,新加坡的地鐵站沒有垃圾桶。原因很簡單,因為政府擔心有人會在裡面丟炸彈,不利於及時發現。
新加坡為什麼 要增加地鐵安檢
此處繞不開「防恐」問題。新加坡政府一直強調恐怖襲擊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
最近,ISIS在中東失利,殘餘勢力開始流向世界各地,東南亞已成為他們另一重心,ISIS鼓吹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的支持者發動「聖戰」,令各國非常警惕。
新加坡在國際上,特別是安全和法治方面享有知名度。並且擁有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和多元語言的獨特社會環境。如果恐襲得逞,就有可能製造或擴大社會裂痕,分化新加坡社會。

(新加坡參與反恐演習)
所以恐怖分子一直把新加坡列為重點目標。地鐵、機場、巴士轉換樞紐、商場、大型活動等人群聚集之處,成了恐襲爆發高危地點。
其實關於地鐵站要不要進行安檢 一直都是熱議話題
支持方認為,安檢對於保障公眾安全的意義極大。 反對方則認為,安檢消耗的人力成本和社會成本巨大。更重要的是,有健康隱患。
地鐵安檢設備原理和醫用X光機相同,儘管劑量遠小於後者,處於安全範圍,但既然是輻射類設備,還是要遵循「能不用則不用」的原則。
世界各國 面對地鐵安檢問題 處理方式差別更是相當大
2008年,北京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地鐵安檢的城市。2017年,北京17條地鐵線路實施"人物同檢"一期工程,增加1082座金屬探測門。"人物同檢"啟動當天,一度因為漫長的排隊而引發混亂。
至今,北京地鐵已經有超過700個安檢點和11000名安檢員,累計安檢了99億人次。

(北京地鐵)
印度,不僅僅是地鐵。商場全部要安檢,過安檢門、開包、搜身。好一點兒餐廳也有安檢門,只是不一定會查。
紐約,除了自由女神像、帝國大廈、洛克菲勒中心、911遺址幾個場所之外,紐約其他的旅遊名勝沒有安檢。美國的其它城市,如華盛頓等重要城市的地鐵和風景名勝,也很少看到安檢。

(紐約地鐵)
巴黎地鐵各站都設有電子監測網絡,這個網絡的樞紐是一個包含100個小信號燈的控制盤,通常設在監控室。控制盤上不同的燈代表地鐵站內的不同區域,綠燈指示正常,黃燈代表小事故,紅燈則表示發生了爆炸、火災等重大事故。一旦控制盤發出警告,地鐵工作人員會立即趕赴現場或到各入口處疏導乘客。

(巴黎地鐵)
日本的地鐵,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安檢措施,就好像超市一樣,可以自由出入。但實際上,有便衣警察。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者紀念日,地鐵站附近的便衣警察也會增多,他們對可疑包裹、可疑人都很注意。

(日本地鐵)
希望大家今後在新加坡通勤又便捷又安全。
最後只想說一句,我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