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面臨逆風和高通脹的背景下,新加坡2023年就業市場仍然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根據人力部發布的最新《勞動市場報告》,去年就業人口增加了近9萬,這一數字雖然低於前一年,但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依然值得關注。
1. 23年《勞動市場報告》主要發現
總體就業增長:
在2023年12月,新加坡的總就業人口增長至371萬3400人,實現了8萬8400人的增長。
雖然這一數字相比於前一年22萬7800人的增長有所下降,但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逆風和高通脹的雙重挑戰,這一就業增長數字依然體現了新加坡就業市場的顯著韌性。

2023年第四季《勞動市場報告》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非居民雇員增加:
根據人力部的報告,去年就業人口的增長主要由非居民雇員推動,其中超過九成的新增就業人口(約8萬3500人)來自非居民工作人員,這一現象在建築業和製造業尤為突出。
這兩個行業是新加坡經濟重要的支柱,它們在疫情後的恢復期內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非居民雇員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不僅幫助填補了勞動力市場的即時需求,也為這些行業的擴張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

本地去年失業率保持平穩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這一就業市場的發展趨勢,不僅展示了新加坡在應對全球經濟挑戰時的策略和適應能力,也暴露了其在勞動力市場結構上的一些長期挑戰。
未來,新加坡可能需要進一步優化其勞動力市場策略,通過教育和培訓提升本地勞動力的技能,同時在吸引外籍勞動力方面保持靈活,以支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就業市場的健康發展。
2. 就業人口增加的驅動因素
經濟復甦和行業需求:
新加坡及全球經濟從疫情引起的衰退中逐步恢復,尤其在建築和製造業領域,需求急劇增加。這些行業的增長不僅是經濟復甦的直接結果,也反映了新加坡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製造方面的長期投資開始見到成效。
由於這些領域往往需要特殊技能和經驗,而本地勞動市場無法完全滿足這一需求,大量非居民工人的引入成為了填補這一空缺的關鍵。
這一過程不僅支撐了行業需求,同時也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持。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政策支持和國際合作:
新加坡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積極支持企業復甦和擴展,其中包括財政援助、稅收優惠、促進國際貿易和人才流動。
此外,新加坡也與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通過多邊和雙邊框架促進投資和人才交流。這些政策和合作框架的實施,不僅為新加坡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機遇,也為國內外勞動力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3. 對本地勞動市場的長期影響
就業機會的多樣化:
雖然非居民就業人口的增長在數量上占據主導,但居民就業人口的增加集中在金融和專業服務等高增長領域,顯示了新加坡就業機會的多樣化。
這一趨勢不僅為本地勞動力提供了更廣泛的職業選擇,也有助於提升整體勞動市場的技能水平和競爭力。
通過持續投資於教育和職業培訓,新加坡勞動力可以更好地適應經濟轉型和技術創新的需求。

圖片來源:Facebook
未來挑戰和機遇:
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新加坡的勞動市場需要保持靈活性和創新能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抓住新的機遇。這包括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推動職場技術革新,以及開拓新的增長領域和市場。
同時,新加坡也需平衡對外籍勞動力的依賴,確保本地勞動力的參與和發展,以構建一個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的就業市場。

圖片來源:小紅書
新加坡的就業市場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展現出了顯著的韌性和成長潛力。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新加坡不僅在短期內應對了挑戰,也為長期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1. 主要由建築業製造業非居民雇員帶動 本地去年就業人口增加近9萬,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