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訊)前保險經紀和妻子一同辭去工作轉行當小販,花了近2萬元(約6萬令吉)存款圓廚師和創業夢。
雖收入不及從前一半,但兩人表示顧客的正面回饋和鼓勵讓他們堅持下去。
《新明日報》報導,黃崇進(36歲)從事保險業務十多年,但他和妻子林吟(30歲)常常在想,若沒有經濟壓力,兩人會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黃崇進說,他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成為畫家或廚師。擁有大學文憑的林吟則一直有創業夢,她在2015年前是一名全職補習老師,2015年生了第一個女兒後,成了全職太太。直到2018年,她才開始做一些全職的行政工作。

黃崇進和妻子林吟在A B C 磚廠巴剎和熟食中心開肉脞麵店。(環境局提供)
去年,兩人不僅迎來了小兒子,也遇到了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在環境局推出了培育新手小販攤計劃(Incubation Stall Programme)時,兩人決定辭去工作,嘗試圓夢。
「這個決定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但我們想試試看。」
兩人花了約兩萬元存款, 在ABC磚廠巴剎和熟食中心開了肉脞麵攤位。一直喜愛烹飪的黃崇進負責煮麵,林吟則負責準備食材、推廣攤位等工作。
他們說,開攤位賺不到什麼錢,一開始只能保證不虧錢,如今的收入也不及從前當保險經紀的一半,兩人也曾懷疑攤位是否能經營下去。
「我們沒後悔過,但會想,若生意一直不好我們可以撐多久,畢竟我們已經花光了積蓄。」
不過,黃崇進說,他遇到不少回頭客,不少顧客會給他們鼓勵和正面回饋,讓他對自己的食物有了信心。
林吟也說,雖然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丈夫更是凌晨3時就起床準備,但自己創業讓他們覺得更自由、有成就感。
上網看食譜研究烹飪
妻子當「白老鼠」試吃
林吟說,今年3月ABC磚廠巴剎和熟食中心要翻新,加上疫情暴發,阻斷措施使翻新工程延誤,他們3個月以來沒有收入,還好有政府的津貼。
不過,期間黃崇進在家練習煮麵,林吟則在面子書上宣傳。皇天不負有心人,阻斷措施期間總算有顧客陸續跟他們訂外賣,有時一天還送出50至60份。
新加坡步入第2階段解封期後,林吟說,生意還比疫情前提高了兩成。
林吟的外婆和母親都有當小販的經驗,因此她學會了外婆祖傳的滷肉秘方。黃崇進則常上網看食譜研究烹飪。
為了開肉脞麵攤位,他陸續到全島超過50家麵店吃面,暗中觀察廚師如何煮麵。
「每次我學習、研究後就煮給我的妻子吃,她就是我的實驗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