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在記者會回答提問時表示:將於8月第一周完成所有客工宿舍的檢測。
8月7日,檢測期限的最後一天,新加坡政府如期兌現了承諾。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文告,新加坡本地所有宿舍客工已經完成冠狀病毒檢測,除了少數住在被隔離的獨棟宿舍客工。
這些客工將在隔離期滿之前再接受檢測,確認是否受感染,因此未來幾天的新增病例或許仍會偏高,之後才會減少。

共同領導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黃循財指出,為宿舍內所有客工完成檢測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但提醒國人抗疫之戰仍未結束。
他於8月7日通過Facebook貼文指出,即使客工宿舍現在不再有冠狀病毒,這並不代表這些宿舍未來就會免受冠病感染。
黃循財表示,將會繼續跟僱主和宿舍業者們合作,為客工們保障工作環境和居住環境的安全,並且控制病毒的傳播。

隨著客工宿舍的疫情檢測結束,新加坡政府也表示:到8月底,預計90%的客工會復工。
即便政府一再強調,到了八月中旬,新加坡的單日新增就會開始逐步減少,但是疫情再次反撲的危險依然沒有遠離新加坡,遠離我們。
是啊,客工宿舍檢測完了,然後呢?
01. 新加坡客工「渡劫」歷程
新加坡客工宿舍爆發冠狀病毒疫情超過四個月,至今共有超過250個感染群跟客工宿舍有關聯,跟客工宿舍相關的病例更是超過5萬2000起,占新加坡病例總數近95%。
新加坡在今年1月23日出現首起輸入型病例,2月4日證實出現本土傳染以及首個感染群永泰行,而最引人關注的,就是4月初爆發的客工宿舍疫情。
這也是新加坡客工「渡劫」的起點。

4月1日,榜鵝S11宿舍確定出現感染群,成為本地首個客工宿舍感染群,也是至今病例最多的感染群。隨著跨機構工作小組為所有住在宿舍的客工完成病毒檢測,這個感染群也在8月9日脫離感染群名單,病例總數累計2846起。
之後,陸續出現其他客工宿舍感染群,在4月到5月確診病例瘋漲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每日確診的客工人數都逼近四位數,最高達到1397例。

新加坡至今出現大約323個感染群,當中有大約256個是客工專用宿舍(PBD)、工廠改建宿舍(FCD),或是設有建築工地臨時宿舍(CTQ)、臨時許可宿舍(TOL)和臨時住所(TLQ),占了感染群總數將近80%。
其餘感染群也有一些跟客工群體有關聯,包括檳榔路9號的Kenyon/瑞士銀行建築工地、馬吉街50號的Project Glory建築工地和弗洛拉通道(Flora Drive)的The Jovell公寓建築工地。

部分感染群
截至8月9日中午十二點,新加坡確診病例總數達到5萬5104起,當中就有5萬2158起是住在客工宿舍的工作準證持有者,占病例總數的94.7%。
據統計,新加坡共有大約32萬3000名客工住在宿舍以內,根據衛生部網站數據,客工宿舍的感染率已經超過16%,遠高於社區的0.04%感染率。

新加坡目前共有43間客工專用宿舍,從名單來看,只有三間沒有出現感染群,分別是位於布拉尼終站道(Brani Terminal Avenue)的Brani Residence、曼德里弄(Boundary Close)的Central Staff Apartments,以及海港通道(Harbour Drive)的Pasir Panjang Residence。
8月7日,新加坡政府完成了對所有客工宿舍的病毒檢測工作。
但這能代表新加坡的客工「渡劫」成功了嗎?
遠遠不能。
客工們所懼怕的病毒感染、被隔離和因停工而拿不到工資,都在這段「渡劫」期中成為了現實。
病毒感染和被隔離自不用說,關於工資這一點,新加坡的外籍勞工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孟加拉等國,他們背井離鄉,終日勞作,只為換取微薄的薪資;他們省吃儉用,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只為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然而,原本正常的生活軌跡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他們被困在宿舍中寸步難行,停工後更是拿不到工資,甚至還要動用自己辛苦積攢的積蓄以維持生活。

在梅西大學於4月進行的一項調研中,多達53.5%的受訪客工對「雖然我因冠病被迫停工,但我有信心能拿工資」的陳述表示「極度不贊同」,選擇「不同意」或「部分不同意」者也占了約三分之一,只有1%的客工選擇「同意」或「極度同意」。換句話說,99%的客工都認為自己在停工期間拿不到任何工資。 這是多麼清醒,而又悲哀的認知。
與此同時,客工們在隔離中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飲食問題,比如久久得不到解決的衛生問題,比如,回家。
7月22日下午,一位居住在榜鵝S11宿舍的中國籍客工欲跳樓輕生,又揭開了一個血淋淋的現實:客工們有家歸不得。
由於長時間被困在宿舍,無法做工,也沒有收入,這位客工與公司協商回國事宜並達成一致意見:公司與個人各付一半機票錢,共計2000新幣。
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但航班起飛前一天,公司老闆突然改口,不願意支付另一半機票錢,這位客工因為拿不出另外的1000新幣,巨大壓力之下就想跳樓結束生命。

他在絕望中的反抗開啟了慘烈的序幕。
整個七月下旬,新加坡發生數起類似的客工自殺事件,至少三名客工欲跳樓輕生被爆出來,另有一名客工上吊自殺不幸身亡。

由於長時間被困在單一的環境里,焦慮、無助、迷茫…各種情緒不斷堆積。當精神體力被消耗到一定程度,人難免逐漸走向崩潰。
而這幾位選擇自殺的客工,或許只是萬千飽受煎熬的客工們的一個縮影。
遺憾的是,他們終究沒能成功「渡劫」。
02. 聽聽真實的客工聲音
「感同身受」,這其實是一個很高級的詞語。 很多時候,沒能「身受」,又如何「同感」?

任何一個沒經歷過新加坡客工在疫情期間的遭遇的人,或許都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痛。 最了解自己經歷了什麼的,也正是他們自己:
——關於檢測與確診
檢測了數次,卻沒有被告知結果:

連自己確診了,都是兩個月以後才得知:

政府是只管檢測不管治療嗎?

——關於隔離
要關到什麼時候?

部分確診患者與健康客工同住:

搬宿舍後,檢測結果從陰性到陽性:

——關於回家
公司不允許回家:

僱主一直拖著不管回家的機票:


人力部的電話永遠打不通:

——關於工資
困在宿舍,失去收入來源,也拿不到政府的補貼:


…… 當這些事實被赤裸裸地擺在每個人面前。
荒謬、悲哀甚至可怕,恐怕都無法形容這些客工的真實反饋帶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