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過去曾如何幫助中國

2020年07月31日   •   3萬次閱讀

1942年4月日軍逼近曼德勒時,運輸車隊的科長廖光武分享了他的經歷。"4月27日:昨天,兩批四十輛卡車已經出發……不幸的是,有五輛卡車回頭通知我們,有日軍堵住了我們往臘戍的路線。接到美國顧問和運輸公司的指示,我不得不銷毀剩餘的汽油和卡車,把機場和倉庫里剩下的東西全部燒掉。然後我登上了一艘裝滿難民的船,在巴莫下了船。我找到了一輛廢棄的卡車,開著它到達中國邊境。在繞行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幾次日軍的伏擊,返回的路途十分艱險。於是我不得不拋棄卡車,在荒野中遊蕩。在伊洛瓦底江上呆了三天後,我與其他中國軍人會合,一起向印度進發……"

1939年28歲時離開新加坡的柏成傳上尉介紹說,"回到中國的三年半時間裡,我們從來沒有進過房間睡過,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睡在病床上,我們的行李都帶在身上,我們睡在車上。車上有軍需品,我們就鋪上毯子睡在上面。經常有日本飛機俯衝下來用機槍打我們……" 柏成傳是戰後成功回國的幸運兒之一。2005年,他在新加坡去世。

關閉緬甸路

1942年1月,日軍第15軍在飯田中將的帶領下進駐泰國北部,並越過叢林環繞的山脈向緬甸南部發起進攻。日軍入侵緬甸的原因之一是緬甸公路,它幫助中國軍隊提供了急需的援助和軍需。日軍自然希望切斷這一環節。最終,日軍在1942年5月前占領了緬甸,盟軍退往印度。中國的陸路補給線由此被有效切斷。

盟軍 "歐洲第一 "戰略的成功,需要將中國留在戰爭中,牽制住100多萬日軍,否則可能威脅盟軍在太平洋的戰略防禦。1942年2月25日,羅斯福總統寫信給喬治-C-馬歇爾將軍,稱 "保持通往中國的通道暢通是最緊迫的",並承諾對中國進行空運補給。當緬甸被占領後,美國和其他盟國領導人同意直接在阿薩姆(印度)和昆明之間組織持續的空中補給。美國陸軍空軍的貨機,主要是柯蒂斯C-46型飛機,將這些補給品飛越 "駝峰",即喜馬拉雅山的東端,持續供應重慶。

廢棄

緬甸公路被切斷後,南洋運輸志願隊解體。大約兩百名司機被派往英屬印度,而一些人則加入了中國軍隊,繼續對日作戰。少數人被派去接受間諜訓練,然後開始在泰國和印度支那執行間諜任務。但大多數志願者只是下崗,任其自生自滅,生活貧困。

有些人後來被轉移到一個再培訓中心,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援助。該中心惡劣的生活條件迫使許多人離開,其中大多數人由於受到當地人的歧視而找不到工作,只能在街頭乞討。這些志願者的命運和前途微妙地懸在了一起。1943年9月,陳嘉庚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侯世煥將許多流離失所的南洋志願者安置在下關、大理兩鎮。3個月後,他到福建省與當地華僑領袖會面,協調成立 "雲南華僑互助會",為離散的志願者提供援助。1944年1月20日,他組織了一次捐款活動,為該會籌集了50萬元,當時該會約有700名會員。雖然國民黨政府答應給予財政支持,但錢一直沒有到帳。大部分資金由緬甸華僑領袖胡春雨慷慨的私人捐款支付。1944年初,有限的官方援助終於到來,貴州交通局在貴州設立了一個再培訓中心,並為大約110名志願者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

戰後,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南洋志願者在戰爭中喪生,約有千人因各種原因在中國定居。許多人死於危險的緬甸公路上的事故、瘧疾以及日軍的空襲。還有一些人在緬甸淪陷後被日本人抓住並處決。

據記載,在3200名志願者中,有1154人回國。遣返這剩下的1,154名志願者並非易事。這是一個複雜的兩個階段的過程:首先,國民黨政府提供交通工具,將他們從目前的地點帶到出發港(廣州、汕頭、廈門和上海);其次,他們將登上現有的商船回到東南亞的理想停靠港,包括新加坡。所有登記在冊的志願者都會獲得一枚小小的勳章。終於,在1946年10月26日,第一批南洋志願者踏上了歸途。

雖然關於南洋志願者的英雄事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近年來也被拍成了紀錄片,但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還是比較少。曾拍攝過南陽交通志願者紀錄片的中國中央電視台紀實頻道導演張斌,稱這個群體為 "被遺忘的愛國者"。

03 Lucius Tan

曾生活在中國

Lived in China

新加坡幫助中國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了,因為我們認為中國是我們祖先的土地。我們就從20世紀開始說起吧。

新加坡社會領袖張永福(順便說一下,他是新加坡現任副總理張志賢的曾祖父)允許孫中山在新加坡建立東南亞通門湖基地,孫中山在那裡策劃了多次反清起義(辛亥革命的3次起義都是在那裡策劃的),也有很多募捐活動。

二戰期間,新加坡華僑以多種方式援助中國。為抗日戰爭籌集了數百萬元。我們還派出武器和一些志願者幫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向中國捐贈最多的是來自3個地方,新加坡、馬六甲、檳城。

這些社團通常要求捐款的數額是每個華僑華人一天的工資。新加坡是抗日募捐的中心。

這些組織還抵制日貨,組織日資企業罷工,導致日資生產大幅下降。飛機、卡車、醫療用品和食品等設備也被捐贈給中國作為援助。

由於日本關閉了中國的港口,物資只能通過緬甸到達,所以有3913名華人司機也自願到中國工作,運送作戰和醫療物資。另外,對於那些質疑我們只援助國民黨的人,請看下面的圖片。陳嘉庚是新加坡人,在中國有困難的時候,傾其所有援助中國。

當日本入侵新加坡,打敗英國人後,他們舉行了肅清大屠殺,以清除華人中的敵對分子,因為他們憤怒新加坡華人為中國抗日提供大量的援助。從屠殺人數占人口的比例來看,肅清大屠殺比南京大屠殺殺的人更多。附帶一提的是,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這期間差點被殺,僥倖逃過一劫。

快到中國開放特區的時候。大部分的投資來自海外華人。海外華人向中國提供技術、資金、投資知識等。

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你可以讀一讀鄧先生在1978年訪問新加坡,以及新加坡如何通過這些年幫助中國培養了許多官員。李光耀在他的書中說,鄧先生在1978年提出了與新加坡正式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問題。李光耀表示,出於政治考慮,我們只能是東南亞地區最後一個與中國正式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國家。

新加坡也為中國人提供了很多獎學金,讓他們去學習。

我認為新加坡已經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好朋友,任何人都希望與我們建立互利關係。

04 Andreas Mihardja

哥廷根喬治-奧古斯特大學博士(1969年)

PhD from Georg-August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1969)

新加坡華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在19世紀末,荷蘭和英國進口了許多中國工人,在新加坡的橡膠種植園和礦場工作,包括邦加島,比里頓島。當時,這些地區以開採錫而聞名,這種原子序數為50的元素是唯一可以用於罐頭的金屬。鐵板被塗上一層很薄的錫膜,用於罐頭食品。中國工人也被英國人用於馬來亞[現在的馬來西亞]的橡膠種植園,這是汽車移動和製造業需要的商品。

當然,他們只是男人,在合同期結束後,他們與當地的馬來人結婚。他們中的一些人越來越富有,比如橡膠大王陳嘉庚[1874-1961]和糖業大亨黃仲涵[1866-1924]。

這兩個人雖然生活在國外,但由於他們的過去,對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黃仲涵的獨生女嫁給了中國駐歐美大使顧維鈞,他是中國在國際聯盟的代表。1924年,黃仲涵在新加坡逝世。

陳嘉庚比黃仲涵更愛國。陳嘉庚以東南亞華人社團的資金和硬體支持1911年的辛亥革命。他還幫助資助了蔣總統的北伐。但最重要的是中日戰爭[1937-1945]的資金和人力[志願者],戰後他用他的資金在上海、廈門、廣洲和香港建立學校。廈門的陳嘉庚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他還幫助資助遣返被蘇加諾趕出印尼的華僑,並將他們安置在福建省的茶園。

陳嘉庚在福建去世,因為他在印尼流亡後被英國政府[1950]禁止進入新加坡。陳嘉庚是一個愛中國者,他還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招募志願者與日軍作戰。當日軍進入這一地區時,由於日軍的間諜活動,造成了新加坡肅清的種族滅絕事件。陳嘉庚在中國是抗戰老兵,被中國授予革命勳章並國葬。

05 Ian Song

新加坡武裝部隊的NSF;就讀於英華學校;住在新加坡

NSF at Singapore Armed Forces (SAF); Studied at Anglo-Chinese School; Lives in Singapore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窮困的時候,新加坡是為數不多的積極與中國合作、投資的國家之一。這是由已故的李先生和鄧先生之間的友好關係帶來的。

上個世紀,西方國家都在排擠中國。只有新加坡不顧鄰國的強烈反對,與他們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

九十年代,新加坡挺身而出,建立了蘇州工業園區。我們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傳授我們的專業知識,也是為了表明我們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當中國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李光耀親自站在全體西方代表面前,告訴他們不要排斥中國,勸說他們接受中國加入國際大家庭。

當中國遭遇重大污染問題時,新加坡出面建設天津生態城。

當中國打算啟動他們的 "一帶一路 "項目時,是新加坡建議把他們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帶連接起來。

中國 "一帶一路 "項目33%的對外投資都是通過新加坡來的。在進入 "一帶一路 "的所有外來投資中,85%來自新加坡。

新加坡這個只有500多萬人口的國家,是中國最大的投資國。

我想說的就這麼多了。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