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成功研發使用口水檢測手足口症的方法,日後可製成變色「棒棒糖」檢測棒,含在嘴裡就能診斷孩子是否染病,及時隔離。
目前,為避免互相傳染,一些學前教育中心規定每個學生入園前,必須測量體溫、確保手腳沒有紅疹、口腔沒有水泡等手足口症症狀,但通過肉眼檢查,未必準確。診所和醫院則採取喉嚨分泌或抽血,來診斷孩子是否染病,過程可能讓人不舒服或產生疼痛。
國大科研人員花了四年的時間,研發出使用口水就能檢測出手足口症的方法。只要把棉花棒含在舌頭底下30秒,再將口水滴入小瓶中,一旦收集到50微升,就能進行化驗,結果兩個小時之內出爐。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副教授朱章漢說:「在病患的唾液,我們能夠察覺到循環的微小核糖核酸RNA。它是病毒或者病菌感染之後,身體會產生的一種核糖核酸RNA,能夠預防病毒的侵襲。所以這個微小核糖核酸RNA,它能準確地辨別患者是否得到手足口症。」
日後或製成棒棒糖 以顏色辨別是否染病
新檢測方式的準確度達92%,即便處在病毒潛伏期,還沒出現相關症狀,它也能做出確切診斷,防止病毒擴散。科研人員希望兩三年內將它製成可變色的棒棒糖檢測棒。
「我們能夠把棒棒糖從紅色變成黃色。有顏色改變的話,我們能夠用它來確認、檢測小孩是否得到手足口症。」

(照片: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
- CH8/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