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30年已經歷三代 「好朋友」接力經營理髮店

碧山一家理髮店開業30年,卻已是傳承了三代的「老店」。原來,幾代老闆是相識幾十年的幾個「老朋友」,後繼無人雖無奈,身為店裡最年輕理髮師的76歲老闆表示,希望能夠做到80歲。
「好朋友」店名由來
來自馬來西亞霹靂州的吳泉霖從事理髮行業已有60年,在我國落地生根後,原本在達曼裕廊替人理髮,直到五年前頂下這間「好朋友」理髮店。
他與前兩任老闆都是認識近60年的老朋友。
「第一任的老朋友90多歲時去世了,第二任就頂下來,後來他中風了,不能再做,於是就轉給我。第二任現在80多歲了,身體還好,我們就變成了第三任。」
除了三任老闆是好朋友,顧客跟老闆們也是好朋友。
吳泉霖說,由於本地提供古早理髮服務的業者越來越少,住在全島各處的常客數年如一日特地前來,理髮前後和理髮時也會聊天,久而久之關係非常融洽。

76歲的吳泉霖為顧客理髮(圖:董勵萱)
部長父子疫情前常光顧
他還購買桌椅放在店外,擺放報紙和茶水零食,不管是不是顧客,都歡迎坐下來休息聊天。
顧客白先生說,他在吳泉霖接手店面前就在這裡理髮,已經20多年了。另一名住在裕廊的80多歲老顧客也讓吳泉霖印象深刻,因為他每次都會騎著摩托車帶妻子來理髮。
教育部長陳振聲和國防部長黃永宏都曾在社交媒體分享吳泉霖的故事,提高了理髮店的知名度。
吳泉霖說,在冠病疫情前,陳振聲與兒子經常前來理髮。「陳部長很平易近人,但是我不好意思,就沒有跟他合照。」

國防部長黃永宏與吳泉霖(圖:Facebook/Ng Eng Hen)
面對競爭保持平和心態
已經76歲高齡的吳泉霖是店裡最年輕的理髮師,另外兩名理髮師分別77歲和78歲。理髮店每周三休息,其他時間三人輪流到店裡為顧客剪頭髮、刮臉、剃鬍子。理髮服務按顧客年齡收費,小學生8元,中學生9元,其他男士則是10元。
據記者觀察,碧山北購物中心周邊遍布理髮店和美髮沙龍,一些商家以低至4元的價格來招徠生意。但吳泉霖以平和心態看待競爭,不管生意好壞,只要能抵消租金等運營成本,就感到滿足。
「好的時候,每天最多給20個人剪頭髮。平時生意很淡,一天沒有做幾個人。我的子女也很支持我,我一方面有事情做,不會無聊,另一方面能掙一些錢。雖然什麼都起價,但我目前不會起價,希望租金不要起,這樣我可以繼續做下去。」

77歲的理髮師洪可發為顧客理髮(圖:董勵萱)
能做一天是一天
除了租金,身體狀況也是影響吳泉霖能否繼續理髮的關鍵因素。
他以同為理髮師的朋友為例表示:「他身體健康,但是手一直抖。這個行業,如果你手一直抖就不行。」
目前,吳泉霖尚未找到接班人,後繼無人令他感到無奈,他只希望自己至少能夠再經營四年,做到80歲。
「傳統的這些行業沒有人接手了,我們這些是傳統(理髮),外面全部是新潮的(理髮)。我們年紀很大了,不懂能做到幾時,我們也不會去想能做到幾時。也不知道明天會是怎麼樣的。有一天算一天,我們就是這樣的沒有壓力地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