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猷義和妻子一同經營雜貨店25年,讓熟客賒帳,月底才收錢,被網民贊有人情味。
雜貨店人情味滿滿!老闆不僅給熟客賒帳,還貼心提供許多散裝貨品,方便只需購買小量的顧客,有網民得知後,想起過去的雜貨店點滴,在網上與網民分享。
《聯合晚報》報道,網民王亞發(54歲,技術人員)早前在臉書分享這家保留古早人情味的雜貨店。
他在貼文中寫到:「白米一公斤一公斤賣,香蕉、雞蛋都可散賣,方便只需買小量的顧客群,帶不夠錢的顧客,老闆還可給賒帳」。
記者聯繫上王亞發,他說,經過該雜貨店購買東西時,從老闆那裡得知,他們還能夠賒帳,勾起了他的童年回憶。
他說,以前小時候被父母叫去雜貨店買白米,也是一斤一斤買,有時也會賒帳,如今還有雜貨店讓顧客賒帳,非常難得,所以在臉書貼文與大家分享。
這家雜貨店坐落在大巴窯八巷第222座組屋樓下,由一對夫妻卓猷義(50歲)和卓甘葉(48歲)經營,兩人從1996年頂下這個單位後,一起經營雜貨店近25年。
雜貨店的貨品應有盡有,除了一般的乾糧、祭拜用的金銀紙和香燭外,也有散賣一公斤全新米和雞蛋。
另外,店外擺放著四方鐵桶的散裝餅乾,還有一台咖啡豆研磨機,按照顧客要購買的數量,把咖啡豆攪成粉。
賒帳服務只給老顧客
卓猷義和卓甘葉受訪時說,散賣貨品主要是提供給只需要小量的顧客,而賒帳服務也只是給熟識的老顧客,每個月底結帳一次。
若有顧客帶不夠錢,他們也會讓顧客之後再還錢。
他們說,這些年來也曾遇過賒帳後不還錢的顧客,但是他們也沒特意向對方追討。
卓甘葉向記者出示記錄賒帳的小簿子,只要顧客來購買物品,都會手寫下記錄賒帳數額。
「賒帳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若對方賒帳後不還錢,我們一直追討也沒有意思了。
不過,如今手機轉帳便利,帶不夠現金或是賒帳情況也越來越少,賒帳的顧客也都是年長一輩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