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以為自己懶惰才會「愛睡」,39歲男子直到當兵才被診斷患上嗜睡症,但生性樂觀的他突破障礙,今年初當小販賣娘惹餐傳承奶奶的廚藝。
《新明日報》報導,39歲的葉漢威看起來與一般小販無異,不過若經過攤位,可能會看他趴在攤位前的桌子睡覺。與午休無關,葉漢威是患了隨時都可能睡著的嗜睡症(Narcolepsy)。
從小就和「困意」搏鬥的葉漢威,經常被家人和老師冠上「懶惰」的標籤,兒時的他也以為,他只是比別人懶惰,才會經常睡著。就連在緊張的考場,為了保持清醒,葉漢威還會在手錶設立震動鬧鈴,避免自己「睡過頭」誤了考試。

儘管葉漢威患有嗜睡症,卻無阻他成為小販。(林藝君攝)
直到入伍,葉漢威被心細教官發現「蹊蹺」,要他去求醫,他過後被轉介到陳篤生醫院的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簡稱NNI),經歷漫長的診斷和評估,才被確診患上嗜睡症。他也因此從部隊的司機變成倉庫員。
很多人習以為常的舉動,對葉漢威來說是挑戰,好比下廚及乘搭交通工具。
「我曾經想要搭地鐵回家,可是我站著站著,就突然昏睡過去直接倒地,摔得很痛。」
由於他的情況,多數時候父親會開車接送,若無法接送,他就搭德士。
出生於娘惹家庭,葉漢威從小就喜歡奶奶做的娘惹菜肴,卻在12歲時奶奶去世後就再也嘗不到童年味道。這也促使他決心研發奶奶的手藝。
他透露,奶奶沒有留下任何食譜,因此只能從父親和叔叔口中,東拼西湊,把可能用到的香料和食材都找出來,再參考食譜,慢慢調試,耗費了四年才做出屬於奶奶的味道,之後更成為了家中的農曆新年菜肴。
不過葉漢威患有嗜睡症,家人起初不同意他經常動刀或下廚,擔心他在過程中突然失去意識有風險。但葉漢威對下廚的興趣不減,甚至在去年有了要成為小販的念頭。
今年1月,他與合伙人在位於惹蘭勿剎的白錫熟食中心(Berseh Food Centre)開檔,取名「Emerald Peranakan Kitchen」,每周營業六天,周一休息。

葉漢威和「隔壁老王的肉骨茶」攤主張孝勁。(林藝君攝)
藥物治療
嗜睡是罕見的睡眠障礙症,但通過藥物治療,病患也可以正常生活。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神經內科和痛症科顧問醫生蕭華強受訪時說,嗜睡症是罕見的睡眠障礙症,患者會突然睡眠發作、情緒受刺激時肌肉會短暫性癱瘓等情況出現。蕭華強醫生指出只要透過有效治療,如服用藥物,包括刺激大腦保持清醒、協助他們晚上入睡及抗抑鬱藥物等,再根據病人的需求搭配服用藥物,病患沒理由無法正常生活。
時刻緊盯
葉漢威感謝其他攤主發揮守望相助之情,時刻盯緊著他。
葉漢威每早9時到檔口準備,大約11時30分至12時開始營業至晚上7時,每天可售賣100多盤。
他表示,有時感覺疲憊或有嗜睡的症狀,就會先離開檔口,到外面休息一下,清醒後再進去,慶幸至今沒有發生下廚睡著的意外,只是有一回曾在切辣椒時突昏睡,醒來才發現切傷了手指。
對麵攤位「隔壁老王的肉骨茶」的攤主之一張孝勁(30歲)受訪時說,得知葉漢威的情況,於是一有空就會注意,確保對方安然。
對此,葉漢威懷著感恩的心說,有一次張孝勁聞到攤位發出燒焦味,就快點過來查看,後來才發現是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