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目前已經成為亞洲高凈值人士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新加坡是名副其實的亞洲財富吸鐵石。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國際機構統計指出,新加坡富豪數量增長勢頭與疫情不受影響,相反,還不斷的接收其他亞洲中心城市的財富。
在這種情況下,家族辦公室行業在銀行家們的心中已經成為了重要歸宿。

根據萊坊2022年最新版的財富報告,截至2021年,新加坡共有28位億萬富豪(身家超過10億美元)。報告預計新加坡財富流入前景看漲,繁榮景象至少可以維持到2026年。
對於許多私人銀行家最看重的超高凈值人士數據,報告預計凈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數,從2021年到2026年還能增長43%,屆時新加坡將會坐擁6000名超高凈值人士。
另外,新加坡在萊坊的全球城市財富指數中也上升了一個名次,超越香港且排名全球第七。
這一排名變化將會再度引發香港和新加坡財富管理圈的爭議。除此以外,在許多其他權威榜單上,新加坡上升勢頭也非常明顯,全球排名能穩壓新加坡的,只有紐約和倫敦這兩大老牌金融中心。
對於新加坡為何能夠在亞洲一直領先,萊坊分析師Wendy Tang認為,由於新加坡一流的醫療設施以及政治穩定,而且有許多商業友好的獎勵措施,所以新加坡一直保持為投資的「綠洲」,這也是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家族選擇以新加坡作為在亞洲投資的家族辦公室。
萊坊全球研究主管Liam Bailey也表示,雖然家族辦公室的動向能夠很好反映一個地區的財富動向,但是近來在全球掀起的財富稅風潮,不得不讓富豪和家辦需要注意。

對於新加坡這波財富增長,中國人在此起了很大的作用。
去年,中國資金大舉進入新加坡,令新加坡財富管理行業變得十分忙碌。據不少家辦及諮詢公司負責人表示,2021年下半年,來自中國內地的家辦詢問量激增300%。
面對這種形勢,不少銀行紛紛擴大位於新加坡的財富管理部門,甚至不惜互相挖牆腳,引爆了所謂的私人銀行家爭奪戰。
據為家辦提供諮詢服務的SG Royal Group創始人徐欽實透露,去年下半年該公司的家辦業務活動增長十分迅速,已經達到了三倍。另外與他討論設立家辦的前景的富豪越來越多來自大中華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也有不少來自台灣和香港地區。
在香港,這已經不算什麼新聞了,明顯能知道超高凈值人士近年來一直在向新加坡轉移資產。
而在台灣地區,一些富豪正在尋求通過在新加坡設立家辦提供稅務優化方案,原因是台商持有的海外資產面臨複雜的稅務問題。此外,台灣地區捲入地緣政治衝突的風險近來不斷提高,也讓台商等超高凈值人士開始積極採取多元化策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新加坡就有200多個家族辦公室成立。而2017年到2019年新加坡單一家族辦公室管理資產總額翻了5倍,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新加坡私人銀行家選擇離開私行,大踏步投奔家辦領域。
分析人士認為,其實許多國際私人銀行內部都有家辦部門,但依舊難以留住家辦人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上升通道受阻:以往的上升通道包括業務方向和管理方向,前者由於銀行家相對超高凈值人士的過剩,後者由於國際性銀行中亞裔人士面臨「天花板」,都會造成晉升困難。
此外,產品及服務差異化有限、合規審查趨嚴等因素,都是新加坡私人銀行家選擇離開的原因。再加上龐大的海外資金為家辦提供了土壤,以及越來越多不再迷信大型機構的家族客戶越發青睞靈活的家辦服務,新加坡家辦行業如今進入繁榮期,似乎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