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第53屆聖加侖研討會上,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Tan See Leng)向全球觀眾強調了人工智慧(AI)技術的重要性。他指出,那些積極接納AI技術的個人將取代那些拒絕改變的人,為此,新加坡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10億美元用於國家人工智慧戰略,旨在推動行業發展,並為公民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訓。

圖源:ST
在瑞士舉行的第53屆聖加侖研討會上,陳詩龍博士與德國工商會職業教育和培訓董事總經理Laura Jorde和瑞士工程集團ABB主席Peter Voser共同參與了討論,該研討會每年5月在聖加侖大學舉行,是一個關於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代際辯論平台。
在關於「人口變化經濟影響」的小組討論中強調,陳詩龍強調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人力發展,致力於為每個層面的人才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我們的員工是我們唯一的資源,如果你看看我們勞動力的每一個層面,我們都會努力確保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們為他們提供平等的機會。當然,沒有人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得出平等的結果,但至少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為每個人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學生會議之一,聖加侖研討會每年5月在聖加侖大學舉行,聚焦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代際辯論。
面對AI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加坡正與公司合作建立人工智慧卓越中心,並在高等院校開設相關課程,以提升人才的AI技能,高等院校,如大學、理工學院和技術教育學院,也開設了相關課程,確保學生能夠熟練掌握AI技術。
新加坡正通過投資人才和吸引外國人才來應對人力限制,政府提供從幼兒教育到研究生學習和成人學習的全方位補貼,同時推出海外網絡和專業知識通行證,以吸引頂尖人才。
小組討論還涉及了公司如何應對不斷的技術發展

新加坡港口運營商PSA的董事長Voser表示,公司應該投資員工培訓,使他們能夠在開發技術的同時使用AI技術,「如果你把錢投入到研發(研發)中來開發項目,那麼從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就像你給研發資金來培養你的員工一樣。」
隨著歐洲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未來十年將有大約5000萬人退休,然而,如果勞動力的技能培訓能夠跟上這一變化,自動化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隨著ChatGPT等新技術迅速顛覆市場,企業需要更快地調整其系統和流程,重新培訓員工,以便在開發新技術的同時,員工也能掌握相應的技能。Voser先生認為,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並不會取代人類,而是將需要不同技能的人來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他以PSA正在建設的全自動大士港為例,說明公司正在重新培訓工人在控制室工作,而不是在港口現場工作,以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
Voser先生引用了一項研究,指出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失業率最低,從而駁斥了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擔憂。
「人力資源和技術是公司的兩大資產,正確利用這兩者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領導力的支持和正確的決策,如果領導者不能言出必行並選擇合適的領導團隊,那麼這些努力將無法實現。」
一位聽眾Praghav Arora先生提出了對持續創新的質疑,他認為雖然技術周期的加快確實需要勞動力不斷接受培訓,但質疑創新是否對個人產生凈積極影響,以及我們是否只是在盲目地追求與鄰居的競爭。
陳詩龍回應說,創新的目標是造福未來世代,為追隨者創造更好的條件,讓下一代和我們的後代能夠受益,能夠更容易地建設更好的未來。
新加坡的這一戰略表明,該國致力於在AI技術的推動下,為公民創造更多的機會,並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競爭力。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加坡的做法可能會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