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靠什麼成為世界已開發國家

2019年09月26日   •   5985次閱讀

2017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到57714美元,超過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傳統已開發國家,世界排名第11位。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直屬(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五位。

其實,新加坡的發展短板和制約因素非常明顯:

一、面積狹小: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世界各國面積排名第164位,由新加坡島(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8.5%)和周圍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小於很多知名城市的面積:香港(1106平方公里)、深圳(1997平方公里)、上海(6340平方公里)、北京(16410平方公里)……

二、資源匱乏:新加坡的淡水資源嚴重匱乏,幾乎全部的飲用水都從馬來西亞進口(淡水通過海底管道從馬來西亞輸送到新加坡);新加坡的土地資源非常稀缺,幾乎所有的糧食、蔬菜、肉類、魚類都要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

三、人才稀缺:1965年新加坡建國之初,人口只有188萬,土著居民(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的文化教育程度很低,大多數從事傳統的種植業、漁業、加工業、商貿業。截止2017年底,新加坡只有567多萬人口,世界排名第106名,而且老齡化人口占比12.4%。

為什麼有這麼多發展短板和制約因素的新加坡,經過短短53年時間,一躍從小小的島國發展成為世界領先的已開發國家?經過實地考察調研以及與多位新加坡居民的訪談,筆者發現新加坡有其獨特的發展戰略和前進路徑,總結如下: 1 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集體危機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翻開新加坡的建國歷史,新加坡是被馬來西亞拋棄後、無依無靠下「被迫獨立」的。1965年,以巫統為首的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12月,新加坡正式成立共和國。正因為新加坡存在面積狹小、資源匱乏、人才缺乏的劣勢,新加坡人天然具有憂患意識和集體危機感,這種憂患意識和集體危機感成為經濟奇蹟的原動力,新加坡人靠著勤奮的打拚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創新發展。

2 卓越的國家領導人 1954年,李光耀參與發起成立人民行動黨,1958年8月,英國國會通過了《新加坡國家法令》,新加坡從此實現了完全自治,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宣布緊急狀態等權力。1959年,新加坡舉行第一次大選,李光耀帶領的人民行動黨在51個立法議院議席中贏得43席,李光耀出任新加坡政府首任總理。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李光耀帶領人民行動黨實現獨立建國。新加坡正式獨立後,李光耀帶領人民行動黨,團結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各個族群,集中精力發展國家經濟、積極融入國際外交環境,實現了新加坡經濟的發展與騰飛,新加坡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李光耀被尊稱為「新加坡國父」。 3 「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模式

政治上,新加坡採用西方的三權分立制,行政、司法、立法相互獨立,保持了國家政體的穩定。黨派上,人民行動黨一家獨大,連續執政53年,保證了經濟和外交政策的延續性。經濟上,新加坡採用政府主導下的自由市場經濟,國企(淡馬錫公司等)負責重大基建項目,積極引進外國投資,培育發展民營經濟。外交上,除了和東南亞鄰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外,新加坡還積極與美國、英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外交關係,用大國的勢力來均衡新加坡的外交威脅。新加坡將西方的法治與東方的人治相互融合,巧妙實現了東西方優點的融合,形成「國家資本主義」的獨特發展模式。 4 以國家認同取代種族認同

新加坡的土著居民包括華人、印度人、馬來人,在建國之前,馬來人壟斷了政治,華人壟斷了經濟。如何避免種族之間的衝突、形成共同的向心力,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21世紀80年代初開始,新加坡以多元文化政策以取代建國前期推行的抑制種族文化政策,鼓勵各民族保留和發展自己的文化與傳統。在法律上規定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土著居民相互平等,尊重各自的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自由,1989年,新加坡政府出台了族群融合政策,各族群在相互包容基礎上和諧相處。根據2010年的人口調查,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了人口的83%。新加坡有著各式各樣的宗教建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廟已被列為國家古蹟,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慶祝活動,堪稱「多宗教融匯的大熔爐」。至今,新加坡還保留了成片的華人聚集區(牛車水)、印度人集聚區(小印度),各個族群的重要節日(如華人的春節、印度人的放燈節、馬來人的開齋節),都成為舉國慶祝、全民共享的假期。國民信約是新加坡本國公民對新加坡宣誓效忠的一個方式,新加坡人一般在公眾活動中一齊宣讀信約,信約的內容是:「我們是新加坡公民,誓願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並為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 5 高度重視教育和人才引進 新加坡法律規定,所有適齡兒童都要接受正規教育,保證新加坡國民的基礎教育水平。同時,新加坡政府延續殖民地時代偏重英文的政策,大力發展英文教育,加強英語在政府、商業、資訊、社會等各方面的運用。1987年,政府實施統一源流的教學,推行以英文為教育媒介語、母語為第二語言的雙語教育政策。新加坡的官方語言為英文、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英文是第一官方語言,所有學生都要學習英語,在此基礎上,各類族群可以選擇自己族群的語言。時至今日,新加坡幾乎人人都可以用英文流利交流,都有國際視野與全球眼光。在大力培養本土人才的同時,新加坡採取大規模引進高素質移民的國策。從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不斷提出吸引優質勞動力的計劃。1977年,新加坡推出國外人才居住計劃,吸引國際優秀專業人才入籍新加坡。目前,新加坡有穩定永久居民(PR, Permanent Residents)50-60萬,可以作為新加坡正式公民的補充源。 6 選擇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新加坡發揮地處印度洋與太平洋交匯處的獨特優勢,建國之初確定大力發展加工出口、轉口貿易、國際航運,近二十來,積極發展電子工業、金融業、旅遊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是新加坡三大支柱產業。樟宜國際機場、新加坡航空公司在航空業界內享有很高的聲譽,多次獲得國際大獎,新加坡港是全世界最繁忙、運作效率最高的港口之一。1961年啟動的裕廊工業園區是新加坡工業園區的典範,由新加坡輸出工業園區開發與運營模式、新加坡與中國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區,至今仍然是中國最優秀的工業園區之一。新加坡旅遊業以大力發展國際入境遊客到導向,旅遊產品質量、旅遊服務水平、國際旅遊競爭力位居世界前列,2017年,新加坡入境國際遊客數量達到1740萬人次,旅遊收益達到268億新加坡元。

新加坡國歌

「來吧!新加坡人民,我們共同向幸福邁進;我們崇高的理想,要使新加坡成功。來吧!讓我們以新的精神,團結在一起;我們齊聲歡呼:前進吧!新加坡!前進吧!新加坡!來吧!讓我們以新的精神,團結在一起;我們齊聲歡呼:前進吧!新加坡!前進吧!新加坡!」

這首由新加坡著名音樂人朱比賽(Zubir Said)作詞作曲的《前進吧,新加坡》(Onward Singapore),既是新加坡的國歌,也是新加坡的國家格言。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933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