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都不做的新加坡人靠什麼「續命」?揭開真相後,羨慕了

2020年12月22日   •   3萬次閱讀

民以食為天。

不論何時,吃飯永遠都是頭等大事。然而有一個國家很特殊,那就是新加坡。在很多新加坡人家裡,幾乎都是不開火的,甚至有的家庭連煤氣都沒有,是不是聽起來很「荒謬」呢?

那麼他們都是靠什麼「續命」生活的呢?學翼君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里

其實,相當多一部分的新加坡人,都習慣在家附近一個叫做「小販中心」的地方解決三餐。「小販中心」類似於咱們國家的地攤,有點像大排檔的性質,不過它要更具規模、美食的種類也更全面。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這裡有來個四面八方各個國家的人群。所以這裡小販中心的包容性也都很強,世界各國的特色美食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在很多人心裡,大排檔第一反應就是髒亂差!但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卻是個例外。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對食材、對衛生、對價格都有嚴格的要求。政府鼓勵小販們售賣價格接地氣的食物,當然了,味道還要好吃,否則肯定是做不下去的。

小販中心的飲食環境

小販中心美食的味道頻頻被被蓋章認證,還曾登上了新加坡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單,他們分別是只賣3新幣(約合人民幣15元)的「香港了凡油雞飯面」和潮州風味的「大華豬肉粿條面」。

了凡香港油雞飯面

大華豬肉粿條面

或許正基於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IGC)於近日正式宣布,把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可以說,小販中心不僅是每個新加坡尋常百姓心中當之無愧的大眾食堂,更是當地飲食文化的代表。就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是小販中心的常客,他在得知新加坡入選「非遺」後,第一時間就在社交媒體發文寫道:

「我們必須對世世代代的小販致以最誠摯的謝意。沒有小販們付出汗水、辛勞,及他們對行業所做出的奉獻,我們不會有今天這份肯定。」

在小販中心排隊買餐食物的李顯龍總理

小販文化的起源

資料顯示,早在19世紀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新加坡的小販們就在街頭巷尾擺路邊攤。自從1819年萊福士登陸,這座漁村小島被開闢為商港,支撐起亞歐大陸的自由貿易。

萊福士登陸雕塑

快速的經濟發展吸引了眾多來自中國南方,印度尼西亞,和印度民工,其中大部分為沒有組成家庭的男性,通常和工友合租在狹小的房屋裡,生活條件惡劣。

而當時路邊的流動小販便是他們一日三餐的主要來源。久而久之,小販們依照顧客家鄉不同的飲食習慣,在烹飪方式和口味上稍作改良,於是有了各式各樣的地域美食。

勞工休息,圖源:海峽時報

在科技落後的年代裡,食物變成了對故土的回憶和思念。不同美食的販售方式也頗具特色:福建人自製的嘟嘟糕會在小推車裡沿街叫賣;印度手抓飯會被盛好在頭頂的托盤中到處遊走。

賣嘟嘟糕的福建小販,圖源:海峽時報

到處遊走的印度小販,圖源:海峽時報

對於小販而言,售賣街頭食物是賴以謀生的途徑;對於顧客來說,攤檔文化提供了平價高效的服務,多元文化就這樣在民族飲食的融合與碰撞中紮根。

圖源自聯合早報

住在「世界文化遺產」旁

小販中心是新加坡第二個「非遺」項目,而新加坡植物園Botanic Garden,則是新加坡首個被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中的世界文化遺產全世界首個得到這份殊榮的熱帶園林,也是第三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植物園

擁有156年歷史的新加坡植物園,占地74公頃,結合了原始樹林和專業花圃,裡面種植了雞蛋花、玫瑰、蕨類植物、沙漠植物等,種類繁多的植物中包括了許多瀕臨滅絕的品種。

其中,胡姬花(蘭花)是新加坡植物園裡最有特色、最吸引遊人的一種植物,同時,它還是是新加坡「國花」。

世界上只有兩座城市擁有設在市區邊緣的熱帶雨林,一個是巴西東南部城市裡約熱內盧的奇久卡國家森林公園(Tijuca Forest),另一個就是新加坡的植物園。

Tijuca Forest

Botanic Garden

而「綠墩雅苑」(Leedon Green)項目就靠近新加坡植物園這個寸土寸金之地,住在「綠墩雅苑」(Leedon Green),想體驗現代城市中的熱帶園林風景簡直就是分分鐘的事。

位置優越,置業首選

「綠墩雅苑」(Leedon Green)位於新加坡黃金第10郵區,距離花拉路地鐵站(600米)和荷蘭村地鐵站(900米),從荷蘭路這邊走去荷蘭村地鐵站大概12分鐘,從Leedon Heights這邊走到花拉路地鐵站大概只需8分鐘不到。

它除了靠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新加坡植物園。還毗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母校——南洋小學。烏節路也近在咫尺,驅車僅8分鐘的距離,區位優勢不能再優秀!

烏節路商圈

配套頂級,用材奢華

「綠墩雅苑」(Leedon Green)的社區配套頂級,小區的綠化面積超過60%,室內採用精裝修交房,家用電器也均選用頂級的一線國際品牌,品質無可挑剔。

室內有Ernestomeda的高性能櫥櫃、義大利高標準大理石廚房台面、義大利Antonio Lupi、Axor、Hansgrohe的衛浴用品,瑞士Vzug廚房、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冰箱等歐洲頂級家電品牌。

部分精選戶型內還配備步入式衣櫃,內置有專屬的除濕器,防止衣物受潮變形。此外整個公寓內均配有智能門鎖,智能空調控制系統、家庭監控攝像系統等。

小區內還有宴會廳、豪華泳池、戲水池平台、林蔭步道、森林燒烤亭、寧靜亭、水療泳池、水上健身池、水邊休憩區、遊樂場等完善的配套設施。無論是家庭小聚,還是呼朋喚友,即使足不出戶,這裡都將是最舒適放鬆的體驗空間。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