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訊)姐弟多年打對台,同一條街上兩家老字號「釗記」,弟弟如今開分店,姐姐的店面子書帖文通知:「僅此一家」。
位於牛車水克羅士街上段同一排店就有兩家「釗記」油雞麵店,而這兩家油雞麵店其實出自同一家人。老字號釗記面家的創辦人1949年在羅士街上段8號開設店面,隨後由兒女接手,但姐弟過後分開經營。
73歲的姐姐余麗琴經營老店釗記面家,而71歲的弟弟余文海則在同一條街上與她打對台,開設釗記油雞面家,兩家麵店多年來各自累積了不少支持者。

姐姐余麗琴接手父親的老店釗記面家。
釗記油雞面家本月3日(星期四)在紅山景第116座的金山嶺咖啡店開設第一家分店,而釗記面家隔天(4日)就通過面子書發文澄清別無分行。
通告內容表示,釗記面家於1949年成立油雞面第一家,已有70年歷史,並強調其英文名稱「Original Chew Kee Eating House」為註冊商標。「本店僅此一家,位於6號和8號羅士街上段,別無分行。」
釗記面家第三代掌舵人何家慶(35歲)受訪時說,他們並不是針對釗記油雞面家,只是因為多年來「牛車水油雞」的稱號常讓人混淆,才會發文強調兩家是完全不同的品牌。
「有些顧客問我們是否開新分行,我們才會作出澄清。一直以來我們兩家都有自己的顧客,生意也是各自做,平日大家都忙,但過年過節舅舅仍會與我們聚會。」
他透露,熟客通常會通過英文名和地址辨認兩個品牌。「我們的英文名是CHEW KEE,他們的則是CHIEW KEE。」
釗記油雞面家合作夥伴張志偉(37歲)受訪時則說,對於釗記面家在網上發布聲明一事表示理解,且強調兩家店的裝潢風格、經營理念,甚至油雞味道都大不相同,分店也有貼上牛車水老店的照片和地址。
「當初余老闆(余文海)原本打算關店退休,但我認為好味道失傳實在太可惜,便在6年前與他合作,重塑品牌形象、商標。我們的招牌是紅色的,他們的則是白色的,大家都有自己的顧客群,發展方向也不一樣。熟客都會知道我們兩家的滷汁、顏色、味道都不一樣。」

弟弟余文海在同一條街開釗記油雞面家。
兩家同名「釗記」存混淆疑慮, 顧客想法不一。
釗記面家的顧客楊小姐(40歲)受訪時說,曾聽聞店家的家庭故事,知道兩家是由不同老闆經營。
「我也有吃過另一家,我覺得味道很不一樣。若是公眾上網查詢,介紹中應該也會聲明差別,所以應該不會搞錯。」
在釗記油雞面家用餐的林太太(50歲,主婦)則說,不知曉同一排店有兩家「釗記」,20年前曾光顧釗記面家,時隔多年想再次光顧卻誤入釗記油雞面家。
「我還以為裝修了才會看起來那麼新,原來我之前光顧的是另一家。對我這種久久來一次的顧客來說,同樣店名的確有點混淆,但常客應該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