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學生及早地了解世界格局,了解人類複雜的演變史,探索全新的世界格局,助於他們開闊眼界,提升格局……
在新加坡就有這樣一門課程
——社會研究:

這門科目到中學三年級時升級為必修科目,但在小學和中一、中二,學生們已經開始接觸這門課程。

什麼是社會研究?
在新加坡,學生從小學和中學就開始接觸社會研究這門課程:
這科存在的意義是讓新加坡人了解新加坡面對什麼情況,新加坡那麼小,缺乏資源,有今天的成就,歷盡滄桑來之不易。
此外老師將逐步引導學生們進行深入探索,即世界格局與新加坡的關係,世界的變化將對新加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等等。
(關鍵在於讓他們形成內在格局與思維方式。這門課程從小學開始,到中學階段會進行深入的探索。)

中學時期這門課程的重點是教授學生思維方式,即以具有邏輯性的思維思維方式評估和管理現實生活中的複雜信息。這門學科具有跨學科的特性,需要結合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統籌學習。
所以在中二、中一,家長老師通常會幫助孩子選擇一些人文學科,比如歷史,政治等,以幫助孩子在中三儘快適應這門課程。
學習社會研究的價值是什麼?
社會研究引發了學生對現實世界各類問題的好奇心。它能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和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洞悉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塑造完整的世界觀。
新加坡的社會方向教育有四個重點:
1.令人民以身為新加坡人而自豪;
2.知道新加坡歷史;
3.認識新加坡有特殊國情;
4.對國家未來深具信心。
課程案例:
在這門課里,新加坡拿自己與瑞士做比較。同樣都是彈丸般大的土地,同樣都有很多不同的種族,同樣都缺乏一些自然資源。
課本將瑞士當作範例來研讀,研究它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各個種族的多寡,研究它的教育體制、主要經濟活動,從各個區塊來了解如何向瑞士學習。

學生將參與探索解決全球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的方案。這門課程將影響孩子們的世界觀,為他們今後作出明智的選擇打下基礎。
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
社會研究課程要求學生在得出結論之前,從多個角度分析特定問題並給出多個觀點。學生通過構建問題框架,評估和詮釋信息,推理,分析證據,比較和對比觀點等方式最終得出結論。
他們還將有能力識別和提出有洞察力的社會問題,使他們可以擁有提出建設性意見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字時代普遍存在真實和虛假的消息,他們在社會研究中學到的技能使他們能夠辨別他們收到的信息的可信度。思維能力與工作場所高度相關,這也有助於他們應對未來的挑戰。
如何進行社會研究學習?
————「通過歷史事件跟學生說明新加坡為何會如此成功,何以能夠由如何細小的國家生存到今時今日,今天我們都明白自己面對什麼處境。」
家長對於正在學習社會研究的孩子要鼓勵他們廣泛閱讀,了解時事以及新聞,觀看紀錄片。增強孩子對當前在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發生的問題的認識。

鼓勵孩子思考,構建他們的世界觀。讓他們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拓展思維,獲取更多有力結論。
進入大學後,未來還有補助計劃
去年8月14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新加坡學術和研究人才發展計劃」(START)獎學金頒獎禮上表示,新加坡未來會推出新的補助計劃——「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研究獎學金」,以幫助大學研究人員完成社會科學和人文研究項目。
新推出的獎學金由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頒發,是理事會首個專為培養相關領域人才而設的計劃。為獲獎人員提供10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五年的研究項目。
獎學金面向完成博士學位或同等學位的人開放,獲獎者由他們所處的大學提名。
王乙康在演講中表示,現階段,大學作為教育與知識的領導者,針對新問題找出解決方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必要繼續展開對新加坡有價值的研究,並強調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以解決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問題。
————「除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研究之外,我們還需要重視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