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加坡通過開放和技術進步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國土面積小,且沒有自然資源,但居民們在一個乾淨、規劃良好的環境和穩定、安全、充滿活力的多元文化社會中享受著高水平的生活。從後殖民時代的前哨城市到第一世界大都市,新加坡政府以其戰略眼光、務實精神和執行力在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儘管這個東南亞島國完全處於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之下,但在過去50年里,新加坡都能夠在安然度過幾次全球和地區金融危機以及外部衝擊的同時駕馭每一次新技術浪潮,這也使其變得更強大、更好。
未來幾年,新加坡將面臨更多新的挑戰。與此同時,儘管中美競爭導致的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拖累全球經濟,但信息通信技術(ICT)的快速發展將徹底改變全球價值鏈。因此出現的矛盾點是,如今的ICT使得企業既可以離岸生產(將業務和生產任務轉移到海外),也可以幫助其重新部署在國內的生產(用國內的高科技自動化取代低工資國家低技能的工作),這些技術革新將再次挑戰新加坡的適應能力。
這是如何做到的:ICT讓企業更容易、更划算地將之前在國內進行的較為複雜的服務轉移到海外,並將其分解為越來越精細的子組件和任務。這些服務包括「生產前端」服務,如研發、產品設計、市場研究、商業信息、財務和物流,以及「生產後端」服務,如銷售和營銷、運輸和交付以及售後客戶服務等。
與此同時,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使企業能夠用更先進的自動化系統取代國外成本更低、技術水平更低的工人,而這些系統在國內而且離客戶更近,海外生產正以這種方式轉移到國內,最終的結果是製造業正轉向服務密集型。事實上,在如今的製造業中,服務比製造實物產品更有價值。因此,ICT正在顛覆全球價值鏈,使其將更多地受到服務貿易的推動,而較少受到實體部件貿易的推動。
在2007年至2017年的10年間,全球貿易強度在除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以外的所有主要領域都有所下降。在ICT的推動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貿易密集度有所提高,目前正推動全球價值鏈的發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的全球價值鏈對經濟和商業的影響將很難預測。在過去,新加坡政府可以把整個行業,如生物技術、製藥和金融,作為新的經濟引擎,捆綁在新加坡的經濟馬車上,吸引他們到新加坡,並立即成為全球價值鏈中的一環。
然而,在未來,吸引合適的行業在新加坡設立工廠或辦事處將不再有100%的保證成功。在商業選址之間的國際競爭性質的深刻轉變中,競爭能力越來越多地由一個地點在生產過程中創造新的和更高增值服務的能力所界定。一個商業選址只要能從遠距離有效地為全球產業提供服務就是成功的,製造業基地不再是競爭力的先決條件。相反,一個城市可以容納多種重要產業,但如果這些產業最終獲得了位於其他地方的更高附加值和知識密集型的服務,那麼它的表現仍然是屬於不佳的。
以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的成功為例,這家日本服裝製造商和零售商擁有優衣庫(Uniqlo)品牌。在過去,服裝製造業的競爭成功完全在於為大規模生產找到合適的低工資成本的地點。優衣庫的成功,體現在其高科技、創新和流行的「Heattech」面料上,其基礎是尖端的研發技術和生產前後的知識密集型和創造性服務。像優衣庫這樣的公司很快就可以用日本、澳大利亞或德國的任何地方的設施,也就是客戶可能集中的區域,來取代他們在斯里蘭卡或越南的數千名工廠工人,並用幾百名技術嫻熟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管理他們。同時,他們可以將研發和其他知識密集型活動轉移到海外,遠至都柏林、上海、特拉維夫或新加坡等地。
全球貿易在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日益重要,這實際上將發揮新加坡的許多競爭優勢:受過高等教育和熟練的勞動力、世界級的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營商和法律法規的便利,以及利用技術推動商業發展的豐富經驗。
然而,鑒於新加坡信通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可預測的性質,政府主導的方法需要得到私營和公共部門更有機,更靈活的反應的補充。這意味著政府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敢於冒險、能夠創新並能迅速抓住新機遇的企業家。它還意味著成為自主創新的中心,全球企業可以在這裡組織起來,與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建立網絡。要想與新加坡的工業園區和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合作,以實現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卓越表現,關鍵是要培養一批多元化、具有全球意識、敢於冒險的企業家,新加坡未來的成功將取決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