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為了不再脫髮,我真的拼了

2019年03月21日   •   1萬次閱讀

媽媽們總是有一萬個理由讓自己焦慮起來,尤其是談起她們的娃。

網絡上太多的文章向我們販賣焦慮了:

誰誰家孩子已經可以認多少多少字啦;

誰誰家孩子心算多少位數堪比行走的計算器;

誰誰家孩子已經寫出了一首詩而且還是用英文;

誰誰家孩子已經可以編程做出一個自己的電動玩具啦;

誰誰家孩子已經喜提鋼琴/小提琴/二胡/笛子幾級證書啦。

Blah, blah, blah

再看看自己家的娃,人生最大理想就是葛優癱看電視長大當一個「看電視家「。怎麼搞?將來會不會是一個大loser?

如果他成了一個大loser會不會怪我沒有給他最好的教育才造成了他這樣?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頭髮一抓就掉下來一大把,真愁人啊

通常這個時候,某某教育機構的Tony老師就要出場了。

但是,今天我打算聊點別的。

我女兒,有很多優點,但最大的缺點就是粗心。所以考試卷拿回來,錯的地方十有八九是粗心錯,而不是不會做。今天回來說第一學期四門課考試出了兩門成績,數學只錯了一道題得了98,因為計算時抄題就抄錯了一個數,所以最後的結果也錯了。科學是三年級新增加的一門課,這次考的不是很好,80分的樣子,有些是粗心錯,居然還有一道題沒!有!答!不是不會做,是沒有答啊朋友們,說是沒!看!見!

我對我女兒說:「媽媽其實不在乎你考8分還是80分還是100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是你這個粗心的毛病你自己覺得是不是應該重視一下改一改?你錯的題如果是因為不會做,那沒關係,我們看一下,把不懂的地方搞懂,下次就知道怎麼做了。但是你看大多數都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粗心錯的,這樣你自己覺不覺得很可惜?你考試得多少分,不管是高分還是低分,這都是你的成績,不是我的。你考試並不是為了媽媽考的。如果你考的很好,媽媽為你高興,這是你努力的結果;如果考的不好,那媽媽陪你分析一下錯誤的原因咱們下次改正。

但是粗心這個缺點,我希望你自己能夠真的重視一下。你知道媽媽為什麼要你學會細心,學會檢查嗎?不是只是為了你考試考高分。

你現在上學學習知識,是為了將來長大了能夠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做這些工作需要你真的理解這些知識。考試就是檢查你是不是真的理解這些知識了。

要你細心一些,學會檢查,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將來你工作了,做工作也能夠認真仔細,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也對身邊的人負責。

比如你是一個蓋房子的建築師,如果你不仔細,少搭了一根梁,造的樓房很可能就塌掉了,你想讓我們住的樓房因為你的粗心塌掉嗎?

如果你是修飛機的工程師,粗心沒檢查少裝了一個螺絲就讓飛機起飛了,飛機可能就掉下來了,而飛機上坐的很可能就是你愛的家人和朋友,你想讓飛機因為你的粗心掉下來嗎?

如果你是一個醫生,給病人動手術因為粗心該切第一根神經的你切了第二根神經,這個病人很可能就再也站不起來了,而這個病人有可能就是我。

我們之所以要去學這些知識是因為我們將來想去蓋房子、修飛機、當醫生治病救人等等等等,考試就是檢查我們到底學會這些知識了沒有,考試時反覆認真檢查是為了培養我們這種認真仔細的習慣。你現在是一個認真仔細的學生,你將來才會是一個認真仔細的建築師、工程師、醫生,在蓋房子、修飛機、做手術的時候才會同樣的習慣性的去反覆檢查確認無誤,而不會草草了事,對自己不負責任,也對他人極其不負責任,給別人帶來很大的不便甚至很糟糕的後果。媽媽這麼說,現在你明白了為什麼要學會檢查,要細心了嗎?」

我女兒點點頭,說明白了,然後哭著抱著我說:「媽媽,我下次一定認真檢查。「

我相信你看到這裡,也會覺得我說的好有道理,故事的走向應該就是我女兒痛改前非,一下子就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從此變成了一個細心耐心考試100分的別人家的孩子。我覺得也許不會。這不是我第一次跟她談粗心的問題,我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是這次因為她已經三年級懂事一些了,所以我的切入點跟她還是五六歲時不同。

當一個媽媽(或者說我認為當一個稱職的媽媽)的一個要求大概就是我們需要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去重複我們已經對他們說了100次的事情,然後期待我們的孩子能夠儘快的理解我們,並且陪伴他們完成我們所期待的轉變,但是現實生活不是童話故事,not even close.

上周給我女兒複習科學這門課,書上說植物分flowering plant 開花植物和non-flowering plant 不開花植物。兩者的區別是後者沒有花和果,但是兩者都有根、莖和葉。

不必說,開花的植物各自有自己的花期,有的早、有的晚、有的長、有的短。但是就算沒有花和果的不開花植物,也可以很美啊。

對於孩子,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節奏,各人有各人的長處。他們不會相同,也不必相同。

我覺得我自己不是一個天才,考試也沒有門門都是A,但這不影響我有好奇心,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認識這個世界,去理解他人,獨立生活。在我小的時候也常犯粗心的錯誤,我媽也沒有就此拋棄我啊。後來我不是也成長為一個細心,有時甚至龜毛的人嘛。相信我們的孩子也會有他們的節奏,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說了100遍發現效果不大之後,改變思路繼續第101次的嘗試……102次……103次…….期待見證奇蹟的時刻儘快到來

我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最大的期待並不是孩子成名成家,而是她找到她自己的愛好,學會和自己以及他人相處,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在她的能力範圍內最到最好。至於她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這是她的事情,畢竟那是她的人生而不是我的。

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我作為媽媽,會盡全力愛她支持她。但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從養育孩子這個過程中,磨練自己的耐性,發現自己的潛力,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覺得我變得更有耐心,更平和(不是說我不發火,而是說跟以前的我相比,自認為內心中至少默默撲滅了80%的火。沒有不發火的家長,是多還是少的區別而已)。

為了孩子,完全不照顧自己的感受,搞到自己油枯燈燼,這一定不是一個最佳的結局,尤其是我們現在這一代人,而且這樣我覺得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會是巨大的。

我也想對廣大媽媽們說,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能力範圍內,盡力而為。如果我們已經盡力了,就無需自責與掛懷。

晚上給我女兒複習完功課之後,我對我老公說了一句:「就這樣吧。我盡力了。」然後就不再去想它了。

該做的努力我們都做了,要是考不好,那我們就分析原因,下次再改吧。也許我們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再多一點點時間,去達到那個開花的時節,亦或者,我們就是一株不開花植物,但是我們也會有自己的美。

媽媽們,讓我們盡力而為,然後靜候那個見證奇蹟時刻的到來。Be Patient.

我爸爸對我說過很多話,大多數都很囉嗦(我爸看到這,估計血壓要升高了。不要急,繼續看下去)。但是他對我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得,並奉為圭臬。他說:「一件事,在當時當下你也許會當成一個天大的事情來看,但是十年以後你回過頭來看它,都會覺得它沒有那麼嚴重、不可接受。」我用它度過了很多艱難的時刻,也送給你,並且想告訴你:經過我的人生實踐表明——這句話是對的。希望你拿著你娃的那張不是滿分的考卷的時候,能想到十年後他成為了一位xx的人,回過頭來看這次考試成績,估計都不足掛齒。更不用說,我們很可能早已忘記曾經有過這麼一次考試了。

最後,給你總結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

人需要去努力,啥也不做並不是我的意思。行動起來才會改變事情的結果,而單單只是去想是不會的。

但是能力範圍之內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即可。

做完即止,無需無謂的憂慮。單純的焦慮並不改變事情的結果,只會讓你的情緒更糟,頭髮掉的更快。

做一件事時請專注,工作時不要想娃,跟娃死磕學習時不要想工作。專時專用,提升效率。

事情都會好起來的,如果還沒有好起來,我們只需要再多給它一些耐心&一些時間。

給娃買啥都不如給她一個快樂的媽媽!

請記住:媽媽開心,全家開心!

為了全家開心,請先開心起來呀!

要過節了,怎麼開心怎麼來啊!

以上,就是我,一個不想焦慮的職場媽媽給自己的想要終止脫髮的解藥,我覺得療效不錯,目前沒有禿頭,狀態依舊年輕(至少自己這麼認為)。

如果你也想這樣,推薦使用一個療程試試。

真誠地祝願各位媽媽們秀髮濃密青絲常駐!

(微信公眾號:Lydia在赤道仰望星空)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721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