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國際品管圈大會是屬國際場合,除了2023年在中國舉辦,還有機會中文發表之外,英文還是主要的發表語言,以下是給予未來參與者的建議,期盼大家克服語言障礙,勇敢參與國際品管圈大會的發表:
- 書面資料很重要,邏輯是關鍵。
- 語言不是問題,看稿、比手畫腳、圖示都可以表達改善的過程與成果,評審並不會因為看稿而扣分,只要展現你的熱情、信心與成就感,一定可以獲得好的發表成績。
- 評審問答不會刁難,通常都是在書面邏輯不清楚之處提問,所以,一定是圈員可以回答得出的問題,儘量展現「放馬過來」的氣勢。
- 有些評審正好專業與圈員相同,或許會在專業上提問,目的是引導圈員其他的思維,可與評審互動討論,亦可簡單感謝作結。
- 通常Q&A,大家最怕的不是答不出問題,而是聽不懂問些什麼?這個問題團員們會互相支持,所以不用怕。就算團員正好都不在現場,其他國家的觀摩者也會幫忙協助翻譯。
- 萬一,又沒有團員在場,現場也沒有正好可以用中文溝通的其他國家觀摩者,怎麼辦?這個當然不用擔心,因為,團員們一定會做最好的支援分配,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 QCC活動或QC-Story步驟的相關英文習慣用語,不知道怎麼翻譯的話,可以隨時跟全國品管圈總部洽詢確認。
- 參與ICQCC發表,除了獲得國際評委的肯定外,更重要的是感受國際上品管圈熱絡的氣氛,激發更好的運作品管圈的思維與創意,這一點只能親身感受,難以用隻言片語去傳達。
惜別晚宴文化表演
國際品管圈大會尾聲,惜別晚宴一貫是各國文化表演,台灣代表團在晚宴前短短的練習時間,歡樂無限,一樣是「愛拼才會贏」,2018 ICQCC的台灣表演更歡騰,也不出意外,往往有令人驚喜的創意插曲,有原住民服飾出場、有未來版的歌王歌后登場創意走位安排,當然,還有所有圈員熱情澎湃的演唱,都讓這場表演更完美。

未來5年ICQCC之主辦單位
2018 ICQCC在新加坡聖淘沙圓滿結束,接下來的5年,分別預計在日本(2019)、孟加拉國(2020)、印度(2021)、印度尼西亞(2022)、中國(2023)舉辦;而後續待定的主辦單位是斯里蘭卡(2024)、台灣(2025)。

交接儀式:新加坡to日本
能參與國際品管圈大會發表的圈,都是相當優秀的;期盼所有圈員放眼國際,在品管圈活動的運作上,參考不同的文化、產業、國情差異,更多元的交流、學習及觀摩,進而激發更多的創意;至於語言問題,是可以克服並挑戰的,全國品管圈總部亦可給予協助,讓我們一起期待、享受未來每一年的國際品管圈大會觀摩交流機會,並從中收穫各國不同的寶貴經驗,共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