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居然也有皇宮? 多元新加坡之甘榜格南

2022年01月24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雖然地方不大,卻居住著來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民族。除了占人口四分之三的華人,還有15%的馬來人,7.4%的印度人,以及1.4%的歐亞混血和其他族群。族群之間的生活習慣、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等的差異很大,曾經在新加坡形成幾個獨特的民族社區。

現在各個民族已經基本上融合居住,不管是政府組屋、私人公寓還是有地住宅,都是各民族混居。比如我居住的小區里就是黑白黃褐都有,中午和晚上可以在小區里聞到世界各地的烹飪味道,當然以中餐煎炒和印度咖喱為最。

居住可以融合,語言可以相通,但是本民族的源頭不會失去。人們總會去原先民族聚居的社區追尋傳統文化,尋求本土信仰,品嘗特色美食,採購特有食材。這些地方對我來說,就是特別好的窗口,去體驗多元的新加坡。

坐落於舊禧街的這棟大樓曾是警察局,多彩的格窗就像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所以現在用於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的辦公大樓更加貼切

甘榜格南(Kampong Gelam)就是這樣一個窗口,從這個窗口望去,可以看到馬來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穆斯林在新加坡的歷史、藝術、宗教和生活。而現在甘榜格南的繽紛潮街、文青巷弄和塗鴉藝術把這個窗口打扮得充滿異域風情。

甘榜格南的名稱來自馬來語 – 甘榜是村莊的意思,格南是一種長葉千層樹。格南樹並不高大,但一身都是寶,樹葉可以製作藥油,樹皮像魚鱗,輕輕一拉就可以剝下來,常用來填補船身的縫隙。在甘榜格南的馬來傳統文化館裡還有幾顆格南樹。

新加坡早期曾被稱為「淡馬錫」,古爪哇語的意思是「海上城鎮」

馬來人是真正的新加坡原住民,早在七八百年前的淡馬錫時代,已經在實里達河、柔佛海峽活動,他們多半是住在船上,靠打魚為生。當中有一部分人在加冷河口及附近的甘榜格南生活。

馬來人的各種交通工具

1819年英國殖民者與柔佛蘇丹簽署條約,獲得在新加坡開港的權利,並對新加坡按照民族進行了區域劃分,甘榜格南就是回教徒聚居區,讓阿拉伯人、爪哇人、武吉士人和馬來人集中在這一帶。

英國人萊福士爵士開啟了新加坡的殖民時代

作為割讓新加坡的條件之一,英國人答應給蘇丹在甘榜格南建一座像樣的王宮。可惜他沒等到王宮建好就一命嗚呼,王宮由他的兒子繼承,並在此居住了近50年。之後由於繼承權糾紛,王宮收歸國有,但蘇丹的後裔仍居住於此,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對王宮的修繕改造開始。

曾經的蘇丹王宮,現在是馬來傳統文化館

曾有聯合早報的記者去當時的王宮探訪,碰到一位自稱蘇丹王子的中年人,神氣十足地說:「我是王子,整個新加坡是屬於我的家族的!」而這位「王子」當時以開計程車謀生。相信其他王室成員,也都以平民身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曾經的蘇丹王宮如今是「馬來傳統文化館」(Malay Heritage Centre),陳列展覽有關新加坡馬來人的構成、歷史、文化和生活。

馬來人可不是指馬來西亞人。廣義的馬來人指散布在印度洋、太平洋,與東南亞各地的(包括台灣)在內的馬來─波里尼西亞人;狹義的馬來人,則指居住於泰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與印尼蘇門答臘的馬來人。在馬來西亞,聯邦憲法把馬來人定義為,慣常講馬來語、奉行馬來習俗、信奉伊斯蘭,與馬新有歷史淵源的國民。這個定義的特殊之處是,它是非血統、非種族性的,而是歷史、文化、語言與宗教性的定義。

新加坡的馬來人則是原住民馬來人和各個亞族群的集合,包括爪哇人、武吉士人甚至阿拉伯人。

新加坡的馬來人過開齋節

在新加坡,最出名和受人愛戴的馬來人肯定是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統 - Yusof Ishak。馬來傳統文化館裡收藏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1959年為他簽發的新加坡總督委任書。而下面這份文件則是新加坡國會於1967年向他頒發的總統連任委任書。這兩份文件正好反應出新加坡1965年獨立前後的歷史,從英國殖民地,到與馬來西亞的合併,再到獨立建國。

新加坡人熟悉Yusof Ishak的另一個原因是新加坡紙幣上有他的頭像

現任總統哈莉瑪·雅各布是新加坡第一位女總統,也是擔任最高職務的馬來穆斯林女性

馬來短劍一般用於宗教和儀式上,被當作護身符和傳家寶,或者慶典的飾物。

從馬來傳統文化館出來,抬頭便能看到蘇丹清真寺或稱回教堂(Sultan Mosque) 的金色洋蔥頂。1824年修建的蘇丹清真寺同樣是割讓新加坡的條件之一,由東印度公司出資,為當時的蘇丹而建。100年後王室撥款重建,再加上當地穆斯林的捐助。金色洋蔥頂下面有一圈黑色的玻璃瓶底,是由貧困的穆斯林捐贈,這是為確保所有穆斯林,無論貧窮富裕,都可以為重建清真寺出一份力。

金頂下面的黑邊就是用信徒捐贈的玻璃瓶底鑲成

在2010年,阿曼贈送了2個8米高的花崗岩拱門,拱門反映出在新加坡早期歷史上,甘榜格南作為阿拉伯貿易中轉站的地位。

拱門兩邊的8幅壁畫代表了阿曼和新加坡的聯繫,從古時候的海上絲綢之路一直到今天。

很明顯海上絲綢之路的另一端連接的是中國廣東

蘇丹清真寺是新加坡的穆斯林聚集的地方。每年開齋節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也是甘榜格南最熱鬧的時候。開齋節之前的30天是齋戒月,回教徒自黎明至黃昏時段禁食,入夜誦經後才能開始用餐。日落時分來到甘榜格南,蘇丹清真寺傳來頌經的聲音,悠遠神聖,迴蕩在暮色中為街區鋪設神秘氛圍。入夜以後,街巷間燈火通明,熱鬧滾滾,美食飄香。

新加坡與周圍地區的穆斯林曾經在蘇丹清真寺前集結,從這裡出發前往麥加朝聖

雖然聽不懂禮拜的內容,不過靜靜地聽著倒是能靜心

清真寺里沒有神像,只有聖城麥加的方向。穆斯林每天要按時對著麥加的方向禮拜五次。如果不在清真寺里怎麼辦?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一些酒店會在房間裡貼上「KIBLAT」的箭頭,標出麥加的方向。

1/3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