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幾年來,登革熱在新加坡一直都有新的病例。雖然先進的醫療技術讓這個病並未引起恐慌,但感染的時候仍然十分煎熬。來看看新加坡眼網友DolphinView分享他兩次感染的經歷吧。
骨痛熱國內不流行,所以網上材料不多。以下只是分享我的觀察不代表醫療建議,大家還是以醫囑為準。
骨痛熱起熱特別快,一個小時前還正常溫度,轉眼就會跳到39-40度。真的挺嚇人的。沒有伴隨流鼻涕等常見感冒症狀。這時候就要小心是骨痛熱了。
正常39以上降溫是要用布洛芬的,但骨痛熱症是不能吃布洛芬的,禁忌症,好像是會加強溶血。
如果選擇吃panadol撲熱息痛,基本只能降下0.5-1度,並且只能持續2-4小時有效。(一般感冒多少會降一些的。) 如果吃了布洛芬,吃後以後可能皮下出紅疹。一旦紅疹了還會伴隨嘔吐。

骨痛熱"急熱""無感冒症狀""不退燒""並且出紅疹""嘔吐",但不意味著有這些症狀的都是骨痛熱,醫生說也可能是別的過敏原因或者別的病毒引發的,所以還是要去驗血確診的。
去的鷹閣(gleneagle)驗血的,白天5點前的檢測不額外收費,急診總費用450新幣(如果5點後或者晚上有加班費用)。急診過程中我已經跟護士提示嚴重懷疑骨痛熱,骨痛熱不能使用布洛芬,可是護士說因為不能確定是骨痛熱,所以驗血結果出來之前不能按照骨痛熱來迴避布洛芬。還是給緊急用了布洛芬。我怯了,接受了,紅疹果然重了。
可是驗出來骨痛熱也是要回家休息的,是的,發燒40度好幾天,還是推薦回家休息。開了一點panadol,可以開到一些治療過敏的(燒退之後會癢需要吃),可以開一些電解質水,因為吃不下去嘔吐的話,需要起碼的電解質平衡,還可以開益生菌。在醫院住院,也只能是通過點滴確保水分和電解質平衡。
我們還是脫水嚴重血液粘稠抽血都抽不出來,折騰了好大一圈還是住院打點滴了,醫生說發燒期雖然看著嚇人,但是這個病最危險的是退燒以後,退燒以後血小板才會急劇下降到危險程度,所以要監測血小板直至回升(後一次測量比前一次高)。
這個血小板是真的會下到很低很低的,人看起來一點事沒有,但是血小板真的會越來越低的,一開始只是略低於正常範圍,後面是真的會低到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所以如果不住院,診所會要求每兩天去監測一次血小板。
所以這個病在治療的時候,是真的要分發熱期和退熱期使用不同的藥的。 因為住院多日太遭罪,第二次又不幸中獎的時候,直接改思路試了中醫方子在這邊熬了湯藥,居然一下子就退燒了直接退到37度,非常神奇。後來起了一點疹子我換了二方,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不是醫生不可以公開推薦,需要的可以私聊聯繫我拿中醫方子僅供參考,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用。
如果還在發熱期的,或者剛剛退熱的,也可以來我這裡拿點同仁堂熬好的藥,我不知道好的這麼快所以熬了很多。還有多一點藥可以送給大家。歡迎來新加坡眼APP聯繫我。

另外,新加坡流行的是個來自泰國的偏方,用嫩的木瓜葉子榨汁喝。馬來西亞的偏方,是小苦瓜燉田雞。應該都是升血小板的。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 Dolphin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