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研發人工智慧平台 為淋巴瘤復發患者提供治療

從左到右:副教授 Edward Chow(身穿藍色西裝),新加坡癌症科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領導 QPOP 的開發過程的首席科研人員、血液腫瘤學系顧問 Anand Jeyasekharan 博士(身穿手術服),淋巴瘤患者 Peggy Tay 女士和她的女兒 Annette Chua。(圖: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和癌症科學研究所聯合研發一款人工智慧平台,檢測藥物組合反應,更好地為淋巴瘤復發患者提供治療。
只要從患者身上獲取腫瘤樣本,同12款治療淋巴瘤的藥物一起孵育,72小時後,人工智慧平台就能評估患者癌細胞對超過750個藥物組合的反應。在這之前,研究主要著重預測一種藥物的敏感性。
數據顯示,淋巴瘤是我國第五大最常見的癌症。患者一般會接受化療,但大約四成的患者可能對一般藥物沒有反應,或病情復發,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他們的治療選項已經不多。
國大癌症中心和幾個醫療機構在2017年11月到去年8月,對71名患者展開研究,發現65人順利通過使用平台測試,在一個星期內辨識出合適的藥物組合。當中,17人根據系統評估結果接受治療。
在這17名患者中,五人完全康復,三人對藥物有些許反應,其餘九名患者的病情穩定。
Lymph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