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於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國土資規[2018]1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服,以守住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為目標,以建立健全「劃、建、管、補、護」長效機制為重點,鞏固劃定成果,完善保護措施,提高監管水平,逐步構建形成保護有力、建設有效、管理有序的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格局。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劃定技術路線

· 生態保護紅線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廳字[2017]2號),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統保護的要求,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環辦生態[2017]48號),生態保護紅線原則上按禁止開發區域的要求進行管理。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該改變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因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需要調整的,由省級政府組織論證,提出調整方案,經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後,報國務院批准。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路線

五、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是指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空間用途及開發利用限制條件(詳細規劃為主)的基礎上,在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許可、用途變更審批和開發利用監管等環節,對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濕地、海域、無居民海島等所有國土空間用途或功能進行監管。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本質是對基於土地發展權的空間管制。
我國現行兩級土地發展權,一級是上級政府對下級區域的建設許可,二級是政府對建設項目、用地的規劃許可。
一級土地發展權控制下的空間管制規劃,主要體現國家與地方,上級與下級政府的關係乃至博弈過程,都是責任規劃。
二級土地發展權,既有權益規劃也有責任規劃,詳細規劃體現權益規劃思想。

中國的兩級土地發展權體系
資料來源:林堅,土地發展權、空間管制與規劃協同;同濟規劃TJUPDI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許可



「三類空間」的用途管制許可
資料來源:同濟規劃TJUPDI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變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