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內地企業逐漸向海外拓展市場,而走出國門與國際接軌最便利快捷的方式便是——註冊離岸公司。近年來,離岸商業運作模式愈加受到企業的歡迎,許多國有、民營企業利用離岸商業運作,成功地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創立起自己的品牌。

2020年,新加坡憑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從「默默無聞」發展到「市場火爆」,成為眾多企業註冊離岸公司的首選。
新加坡營商環境
20世紀末期,得益於已開發國家的行業轉移,新加坡的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國家之一,如今的新加坡早已邁入世界已開發國家行列,全年人均GDP將近6.4萬美元,高居世界第八位。2019年10月24日,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新加坡排名僅次於瑞士,位列世界第二,被評為亞洲營商環境最好的國家。
法制
作為全球第四大金融及外匯交易中心的新加坡,擁有強大及完善的法律和商務體系,保障了新加坡公司在世界上享有優良的公司聲譽。
政策
新加坡已經和75個國家及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

外匯
新加坡實行的是無限制的外匯管理制度。全球第三大、亞洲第一大外匯交易中心,貨幣出入自由,無外匯管制,資金周轉快,海外募資更方便。
稅率
新加坡公司是世界上稅負最輕的國家及地區之一,公司所得稅稅率為17%,前三年的稅務有減免優惠;消費稅的稅率為7%,住宅財產的銷售和出租以及大部分金融服務可免徵消費稅;出口貨物和服務的消費稅稅率為0,離岸貿易可以豁免消費稅;且從2008年2月15日之後取消了遺產稅,其綜合稅負率排名世界倒數第五。
物流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世界一流的海運和航運交通樞紐,可以其藉助發達的陸、海、空運輸渠道,將商業優勢輻射至東南亞乃至全世界。且新加坡目前擁有亞洲最廣大的自由貿易協議網絡,方便企業有效輕易的進軍國際市場。
疫情下的新政利好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新加坡亦不能倖免。疫情期間,新加坡企業同樣面臨停產停工停業,降薪失業裁員。為協助企業、經濟組織度過疫情危機,新加坡政府推行了以下政策與措施:
薪金補貼增加
在僱傭補貼計劃下,政府為雇用本地員工的企業提供10個月的補貼,直至今年11月。其中4月-5月的薪資補貼比例更是從25%升至75%。

加薪補貼更多
在增強加薪補貼計劃(Wage Credit Scheme)下,收入不超過5000元的新加坡籍員工加薪時,政府今年將資助20%的加薪額,明年則資助15%。
免付租金
在國家環境局或受委經營業者管理小販中心,攤戶免租三個月。符合條件商業租戶免租兩個月。政府機構管理的工業、辦公室和農業租戶免租一個月。
商業房地產稅減免
符合資格商業房地產今年不必繳交房地產稅,非住宅房地產如辦公樓和工業地產獲30%房地產稅回扣。大多數房地產業主獲得的房地產稅全額退款,金額等於略微超過一個月的租金。政府已立法規定業主最遲須在今年下半年,把政府給予的房地產稅回扣全額轉讓給租戶。

企業所得稅回扣
企業在4月、5月和6月到期的所得稅,各延後三個月繳付。
延後履行合約
無法履行合約的中小企業有最長六個月的緩衝期,包括非住宅房地產租約和貸款等。中小企業抵押貸款的本金可以延遲到年底償還。
政府分擔更多貸款風險
在臨時過渡性貸款計劃(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中小企業營運資金貸款項目(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SME Working Capital Loan),以及企業融資計劃 的貿易貸款(Enterprise Financing Scheme-Trade Loan),政府分擔風險從之前的80%增至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