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怕外界「威脅」 新加坡有這些獨特優勢
對於媒體來說,捕風捉影是日常,誇大也是常態,不論是皇京港項目又或是傳說中的克拉運河項目都是如此。
比如,前幾年沸沸揚揚的皇京港項目,一旦落成後在媒體筆下就會「讓新加坡痛哭」。

又比如,針對克拉運河項目,又有媒體說項目落成後,將完全取代新加坡在海事業上的地位。言之鑿鑿,似乎真的會讓新加坡寢食難安。

或許,這兩個項目落成後,真的會對新加坡港務產生一定衝擊,但不太可能會讓新加坡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新加坡港的成功,不僅僅是地理位置優越的原因。
就在今年7月,由中國新華社下屬的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波羅的海交易所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2)》中,新加坡再次力壓倫敦和上海,成為世界第一大航運中心。

即使在吞吐量上比不過上海港,但是憑藉廣泛而成熟的專業全球海事服務生態系統、良好的治理、便利的商業環境以及具有戰略地位的大型港口,新加坡在過去幾年間一直位居榜首。
而這一點,別說皇京港了,世界很多著名港口都無法「碰瓷」新加坡。

新加坡的港口效率及政府配套扶持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圖源:okread
而且,皇京港和克拉運河,都有著本身固有的頑疾。
就吞吐量而言,皇京物流港設計規劃每年預計只能處理300萬標準箱的貨櫃。
與此同時,新加坡早已突破3000萬標準箱了,準備朝著6500萬標準箱前進(大士港口全面建成後)。

皇京港更像是個綜合休閒度假項目,而不是單純的港口,圖源:環球網
而克拉運河問題就更多了。首先,在地理上,克拉地峽將泰國穆斯林聚集區和本國其他地區分割開來。
一旦克拉運河建成,將極有可能造成國家分裂和社會動盪。這肯定是泰國政府不樂於見到的。
而且,即使克拉運河建成,受限於當地的地理條件,其通航能力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跟馬六甲海峽相比。

航運條件一般的克拉地峽,圖源:Indo Pacific Defence Forum
更不要說,泰國政府花大價錢開鑿了克拉運河後,肯定要向過往船隻徵收不菲的過路費。
相比之下,馬六甲海峽是國際水道,除了在新加坡港停靠轉運之外,通行本身其實並不需要花錢了......
因此,新加坡港的前景,肯定不會像很多媒體說的那麼暗淡。
略有隱憂是肯定的,但或許大士港口的建成,將會彌補上新加坡目前在港口上的薄弱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