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14日),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得研究是否延長病毒阻斷措施。
他強調,即便病毒阻斷措施如期結束,也不意味著大家馬上能隨心所欲,不必再戴口罩、或保持安全距離。
政府可能會逐步放寬系列措施,也可能在阻斷時期結束後,繼續收緊部分的病毒阻斷措施。

圖為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圖源網絡
1
新加坡將延長"封城"時間嗎?
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校長,Teo Yik Ying教授,昨天(4月14日)在視頻會議中表示:
儘管新加坡目前正嘗試短時間內控制病毒的傳播;但阻斷措施的執行周期可能需要持續更久,直到疫苗被研發出來。
「可能需要每3-4個月進行一次阻斷措施,逐步讓我們的醫療系統重新步入正軌」。他說:「疫苗將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但研發的時間需要很久。"
而短期內,則需要多次"封城」以及全球各國的共同協作,讓貿易和經濟得以一定程度的復甦,他補充道。
據專家計算,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時間大概需要18-24個月。
Teo教授補充到,新加坡目前正在經歷新冠病毒的第二輪大規模傳播,確診病例已迅速突破3000例,而我們在未來幾天也很可能看到這個數字加速增長。

圖為Teo Yik Ying教授,圖源網絡
2 什麼情況下才能"解封"?
來自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Pangestu教授表示,想要「解封」:我們的國家必須有病毒傳播已得到控制的確切證據;此外,我們的衛生系統也必須能夠應付一切由於疫情導致的「不良影響」。
「只有在社區傳播得以有效控制,且衛生系統足夠應對時,我們才能考慮放寬阻斷措施」,他說。
也就是說,新加坡需要看到:新增病例穩定在較低水平,醫療機構有充裕的床位及資源,其他患者的救治能正常開展,這個時候才有可能逐步「解封」,恢復正常。
目前,新加坡衛生部正在大規模檢測集中性感染源,即勞工宿舍群以及建築工地宿舍群;並迅速隔離出現症狀或帶有病毒的勞工。
這一措施,對病毒廣泛傳播是有效的。
「我們現有的阻斷措施,加之廣泛的檢查計劃,將陸續顯現成效。」教授補充說。

圖為Tikki Pangestu教授,圖源網絡
新加坡剛剛進入防疫」上半場「,疫情峰值還沒到來,「封城」也還將繼續,希望大家都不要放鬆警惕! 新加坡「封城」第9天,讓我們同心同力,共克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