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探索新加坡:走近黑白屋

2020年12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在進入解封第二階段後推出「重新探索新加坡」活動,希望國人能夠通過在國內度假,從新的角度重新發現自己的國家,同時以消費來支持本地旅遊業。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其實也因為在家悶了三個月,確實需要出去走走。然而對於在新加坡生活超過20年,自認為早已將這個島國走透透的我來說,卻苦於找不到方向。隨著臉書上不斷推送的本地旅遊信息進入眼帘,驟然發現在這個東西文化交織相融的小島上,竟然還有許多寶藏尚未探索。心動就立馬行動,第一目標便是黑白屋之旅。

Amad Park

在新加坡歷史建築中,色彩單調的黑白屋是一個重要分支。這些房屋因白色外牆和黑色木質裝飾而被稱為「黑白屋」。

英國殖民地時代,新加坡是英國在遠東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住有大量英國政府公務員和軍人。黑白屋大多是在大約1898年到1941年之間由殖民地政府為解決公務員和軍人及其家屬的住宿而建的。不同的黑白屋,供給不同級別的公務員和軍人居住。

通常黑白屋都建在山坡上。屋子所處的地形跟住戶的官級有著直接關係。官級越高,就住得越高。低官級的官員住在山腳下。一旦獲得擢升,就會慢慢地搬遷到山坡上的房子。住在山頂享受著一望無際的風景的住戶,就是高官。山頂的宿舍為帶大花園的獨立別墅,半山腰的宿舍多為無花園的獨立別墅和連體別墅,山腳下的為多層公寓。當你從Adam Park山腳沿山路向上攀登時,可以體會到這種變化。

Amad Park

黑白屋的設計自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主要融合了英國、印度和馬來三大建築風格。設計繼承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傳統英國建築風格的「模仿都鐸式」。從印度轉派到新加坡的英國殖民官員帶來了印度平房式設計概念。為了適應本地自然環境,又引入馬來建築中高腳屋設計風格。設計融入了獨特的東方元素,以滿足熱帶的生活需求。白牆可以反射熱帶強烈的日照;開闊的陽台用於遮擋炫目陽光;高樓層、開放式布局與寬屋檐和高大百葉窗的完美結合,加強了空氣的流動,使得屋內通風涼爽。底部的石墩不僅抬高房基以減輕濕氣對建築結構的破壞,同時也可以避免蛇、白螞蟻及熱帶昆蟲的入侵。

英國建築師Regent Alfred John Bidwell是公認的本地黑白屋鼻祖。他設計的黑白屋Prichitt House在當時帶動了黑白屋的設計風潮。可惜的是處於Cluny Road上的Prichitt House早已蕩然無存,但同時代其他設計師設計的Raffles Hotel 和Victoria Memorial Hall則成了今天新加坡的著名地標性建築。

豪華型的黑白屋大多為富豪們的私宅,電影「Crazy Rich Asians」則是描寫一家生活在豪華黑白屋的新加坡富豪的生活。可惜的是私人擁有的黑白屋不是由於年久失修而被拆除或主人為經濟利益重新開發而逐年消失。當年作為公務員和軍人宿舍的黑白屋,在1956年英國人撤離時以每棟1元的價格賣給新加坡政府。所幸的是政府擁有的黑白屋大多得到保留和良好維護。

威塞克斯莊園

目前大約有500間黑白屋分布於全島各地,主要集中於Dempsey Road, Rochester Park, Portsdown Road,Adam Park和植物園附近。在眾多的黑白屋中最令我流連忘返的,卻是介紹黑白屋資料中較少提起的位於Portsdown Road附近一個叫做威塞克斯莊園(Wessex Estate)的黑白屋小區。

曾經居住過240戶英軍中下級軍官和他們家屬的26座三層公寓和58座半獨立式洋房,零星地散布在小區各處,被鬱鬱蔥蔥的綠樹和修剪整齊的大片草地環繞,顯得格外開闊。野雞在馬路上悠閒地散著步,鳥兒在草地上覓食嬉鬧,營造出迷人而寧靜的氛圍。藏匿在樹叢中的殖民地風格的黑白屋使人聯想起歐洲郊外的住宅區。

威塞克斯莊園

整個小區沿山坡而建,至高點是一座廢棄的水塔。位於山腳的小區入口處的路邊,有一家掛著Colbar(Colonial Bar的縮寫)牌子的咖啡店。這個昔日英軍食堂是鄰里居民聚會聊天的主要場所。當我穿過經緯科技園區中現代化高樓駛入威塞克斯莊園那一刻,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這裡的住戶大多為來自歐美的洋人,應該是威塞克斯莊園獨特的環境給他們一種身處家鄉的感覺。在跟一家住戶聊起時我才知道,這裡的黑白屋可供出租。價格很合理,可上網申請,非常方便。小區近來也受到越來越多藝術家們的青睞。藝術家們將小區的單位改造成工作室和畫廊,為這個充滿殖民年代氣息的小區添加了藝術氛圍。他們每年舉行一次稱作ArtWalk@Wessex的藝術節,屆時你可以去他們的工作室和畫廊參觀,除了陶冶身心,說不定還可以收穫一兩件心儀的藝術品。

威塞克斯莊園

在許多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由於急功近利和城市發展,使得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被「除舊立新」,一去不返了。很慶幸在彈丸島國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識到,在大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應忘記歷史文化的傳承。所以我們有幸至今還能看到這些保存完好、遺世獨特、充滿懷舊氛圍與情調的殖民年代黑白屋,給居住在鋼筋水泥森林裡的都市人一個可以暫時遠離喧囂和放慢腳步的世外桃源。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