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創業,她們填補了新加坡護老產品市場的空白

2020年11月28日   •   1萬次閱讀

從大學同窗到創業合伙人,兩位國大商學院畢業生龔怡清(Venessa Keng)和李長晞(Deborah Lee)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通過大學海外交換的經歷,她們受到啟發,創辦了一家專為新加坡本地年長群體提供護老產品的電商平台。公司從零起步,到如今有聲有色,兩個人至今仍秉持初心,幫助更多老人改變觀念,創造幸福的晚年。

有愛心,有願景,有規劃,並一步步走向自己設定的目標,她們做到了。

來看看兩位年輕的姑娘,是如何共同創立以新加坡老年人為目標群體的電商平台的吧。

校友簡介

Vanessa Keng | 龔怡清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工商管理BBA 2011屆

The Golden Concepts

聯合創始人

Deborah Lee | 李長晞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工商管理BBA 2011屆

The Golden Concepts

聯合創始人

創業靈感來自丹麥

畢業後,進入職場,選擇喜歡的職業,是多數畢業生為自己規劃好的人生路程。不過,龔怡清和李長晞並不這麼認為。

啟動資金只有一萬新元,不過帶著關愛新加坡銀髮族晚年生活的誠心,她們兩個人在大學畢業後攜手成立一家售賣年長人士護理產品的初創企業——The Golden Concepts(金色概念)。

選擇創業這條路,也是源於兩個人讀大三期間,一起在丹麥做交換生的那一段經歷。

丹麥是年長人士護理和生活質量方面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在丹麥交換學習期間,龔怡清和李長晞注意到當地的老人多是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老齡化,生活依然過得很充實。即便有些老人腿腳不便,出行受到限制,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

藉由助步器,丹麥的老人不用護工照顧,就能獨立進行日常活動。他們可以出門置辦一些日常用品,也可以自己過馬路等等。

和丹麥當地的同學交流以後,龔怡清和李長晞了解到,在丹麥,與子女同住的老人其實是少數。不論他們的身體狀況如何,丹麥多數老人都習慣獨立生活融入社會。

李長晞(左)和龔怡清(右)在丹麥交換時期

而反觀新加坡的老人,卻與丹麥老人表現出不一樣的生活態度。

很多新加坡年長人士並不希望自己被當成需要別人照顧的老人,而且他們會認為使用助步器很沒面子,因此拒絕使用。

但不少老人又因為害怕摔倒,只能呆在家,或者需要護工協助日常所需。當然,也有一些新加坡年長者無需依賴協助,能夠自行外出。

李長晞的外婆今年97歲高齡,就是沒有用助步器的習慣,不過外婆仍堅持一個人到理髮店和巴剎(新加坡菜市場)買菜等,所以會經常跌倒。

「我從小就和外婆很親,如果我能做些什麼可以幫助她繼續獨立生活,那也很有意義。」 李長晞說。

個人經歷結合丹麥交換的所見所聞,李長晞和龔怡清希望把丹麥老人積極獨立的銀髮生活理念引入新加坡。

「我們覺得可以做些事情來幫助年長人士提高自立能力,讓他們能夠無憂無慮地享受晚年生活。」 龔怡清說,「不僅會讓我們的祖父母沒有後顧之憂,父母和我們未來也會受益,這便是我們決定創業的理由。」

對市場需求和當前產品進行了深入調研後,龔怡清和李長晞注意到,針對於老年護理的醫療與康復產品不計其數,相反,那些積極輔助老年獨立生活的產品,卻是寥寥無幾。

新加坡人口正在快速老齡化,老年護理行業本該能容納更多創意產品。而市場上,大部分的老年護理產品早已不合時宜,在功能和設計方面也缺乏創新。

因此,她們決定推出自己的產品,能讓年長人士以最大程度提高行動能力,並有尊嚴地享受優質生活。

「我們相信能夠行動自由是正視老齡化的關鍵,行動不便通常會對個人身心與心理狀態造成傷害。」龔怡清說,「應該想辦法幫助年長人士提高行動的便捷性,能夠讓更多老人可以繼續參與社區活動,並享有高質量的生活。」

龔怡清和李長晞創立的這家專門針對新加坡本地年長人士需求的電商網站,專門售賣老人生活輔助產品,不僅物美價廉,還保證品種多樣。

目前,上架的產品有500多種。其中包括可摺疊和調節的輪椅及拐杖、護理床和床墊、電動代步車、汽車配件等。

除了老人日常用品,The Golden Concepts還售賣定製產品,照顧不同顧客的需求。例如,有些喜愛戶外運動的年長人士可以用的遠足步行杖。

>

The Golden Concepts團隊示範可摺疊和可拆卸的輪椅

李長晞外婆能夠獨自推著摺疊式輪椅在濱海花園

創業啟動資金只有5000新元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為了測試新加坡市場對這些護老產品的接受程度,龔怡清和李長晞先從中國引進四樣小型產品,例如矽膠開瓶器。

她們以海外護理產品作為參考,並根據功能、設計、質量和價格選擇適合本地市場需求的用品。

為了向廣大新加坡民眾介紹產品,她們要打響知名度,拓展生意,擴大銷售渠道,建立客戶群以及與本地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為此,兩人專門還參加了一些展賣會。但有時候,擺了一整天的攤位也不見顧客上門。

龔怡清(前排左1)和李長晞(前排右3)在新加坡博覽中心展覽會與團隊合影

公司創立的啟動資金當初是兩人各出5000新元,這筆錢也是她們在讀書時做兼職存下來的積蓄,但這筆資金用於產品採購,已經所剩無幾。

她們要在現有的預算內,學習如何搭建網站、管理庫存、進行在線市場營銷以及找到合適的辦公室地點。

為了節省成本,維持公司運作,創業之初,李長晞把自己家作為創業辦公室和貨倉,同時兩個人繼續做兼職進行籌資。

龔怡清對表演充滿熱情,李長晞則彈吉他,兩個人在各自愛好的領域繼續兼職。一有空,她們也會去新加坡各地的安老院做義工表演。

為了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她們還專門到新加坡一些醫院和藥房找人交談。公司創立三個月,她們就成功拿下了一家售賣護老用品的美國公司的一年期代理權。

公司規模小是初創企業的優勢,也正因此,龔怡清和李長晞能夠全力以赴地完成客戶的要求。龔怡清曾直接跟客戶許諾,「如果達不到要求,你們可以另選一家公司。」

正是被她們創業的這份赤誠所打動,不久,新加坡一家本地醫院主動來和她們談合作,為旗下藥房找到所需的醫療相關用具。

為應對市場需求, 2013年,龔怡清和李長晞租用了一家店面,將辦公室、貨倉和陳列室集中在一起。

2015年,她們開始設計品牌,目前,公司已經擁有五個自家品牌。

The Golden Concepts陳列室

想到創立自己的品牌,也是來自顧客們的反饋。

過去,The Golden Concepts網站所售的拐杖主要是從美國進口的,長度是參照歐洲人的高挑身材而設計的。

因此,放到新加坡本地市場,很多顧客就要求把拐杖改短。於是,兩位創始人便決定創立自己的品牌,很快,The Golden Concepts旗下第一個自創品牌Cane Collective便誕生了。

自創品牌好處是可以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價格和設計,但這也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在生產線中。

不過,龔怡清和李長晞知道這是發展業務的重要一步。

自創品牌Cane Collective,外觀設計搭配鮮花圖案,可摺疊收納、方便攜帶

「這幾年,我們致力於精心打造一系列符合客戶需求的高品質產品,包括與最優秀的製造商合作,改進自家產品線。」 龔怡清說,「產品安全標準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採購最佳和最耐用的配件。」

從一家只有兩人的小企業發展至今日,公司已經有了專業團隊。現在,公司業務覆蓋東南亞和美國,年營業額超過100萬新元。

對於兩位創始人來說,成功的定義並非盈利多少或事業做得多成功,龔怡清和李長晞的創業初衷至今從未改變——希望更多新加坡年長人士可以獨立生活,擁有更豐富和高質量的晚年時光。

龔怡清(後排左1)和李長晞(後排右1)與團隊合影

最大挑戰:

改變社會對護老產品的認知

創業道路上,總會遇到挫折。

「當眼前有許多巨大的挑戰與決策導致我們止步時,我們相互鼓勵,並告訴彼此要以大局為重。」 李長晞補充,「在遇到無法獨自解決的問題時,與團隊溝通,便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事情,並有信心克服障礙。」

公司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要改變人對護老產品的抗拒。為了加強大家對護老產品的認知,同時讓年長人士及其親屬意識到使用這些產品並不會讓老人沒面子。

她們運用社交媒體平台,撰寫有教育價值的文章,積極舉辦室內與戶外活動,作為提高健康意識和進行宣傳的渠道。此外,她們還推出很多針對老齡化相關課題的書籍,希望大家接受和重視老齡化。

創業這九年,龔怡清和李長晞學會把眼前困難當成一個重新評估商業模式的機會。

「這些考驗帶來的不確定性和不適感,迫使我們在堅信理念的同時,不斷找尋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的新方案。」 龔怡清說,「把同行當成合作夥伴,並敢於創新和展現積極性,必能為雙方取得雙贏局面。」

回憶起早期創業時的艱辛,兩人都是從零開始。

雖然有諸多不懂之處,她們能夠快速學會新技能。這些能力也來自於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讀書時,為創業奠定了清晰又結構化的知識基礎。

在國大商學院的科技創業課程中,她們學會如何進行市場研究、準備企劃案和提出構思,並且還能在課堂上對養老服務構思進行測試。

作為至交好友,兩人合作無間,她們是一支有絕佳默契的互補型團隊。她們喜歡挑戰自我,同時創造能為他人增值的新事物,這也是讓兩個人繼續向前的動力。

李長晞(左)和龔怡清(右)聯手創立社會初創公司The Golden Concept

在她們看來,創辦這家社會企業是值得的。

龔怡清說,除了對新加坡本地的年長人士和看護工作有了更深層認識。通過創業,她也重新審視了個人尊嚴和一個人希望擁有的生活品質。

對於李長晞而言,因為外婆是代言人,她與外婆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也有了更多共同話題。

創業是一次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漫長過程,有挑戰性又有滿足感。

「我們選擇畢業後立即創業,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一切都可以學習和成長。」 李長晞補充,「這絕對是一場『賭博』,但我們很高興,我們現在做到了。」

對於未來想創業的年輕人,李長晞和龔怡清建議,不要猶豫,勇敢地去做。「不用等到畢業後,才開始創辦公司,越早開始將越早面臨失敗,卻也能越早學習更多。」她們說。

遇到困難,只要告訴自己,你能接受最壞的結果,便不會有什麼可以阻擋自己的創業信念。

創業,也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分享創業心得時,也要不吝賜教;要有耐心以及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林宓璂

編輯:王彤

圖片來自李長晞、龔怡清及The Golden Concepts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