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新加坡開始出現病例之後,人們出門坐地鐵或巴士都需要小心翼翼。尤其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斷路器開始之後,多數的人足不出戶。

(圖源:SMRT的Instagram)
這種現象導致了公共運輸運輸機構,例如新捷運(SBS Transit)和SMRT集團,面臨了收入減少的危機。越少人搭乘公共運輸,運輸機構的盈利就越低。
新躍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城市交通管理碩士課程的主任,Walter Edgar Theseira副教授表示,這些機構的資金和運營問題將非常依賴於安全距離措施的實施政策。安全距離措施讓公共運輸的乘客率變得非常低。然而,這些機構並不能因此減少公共運輸服務的次數,每天還是要照常安排準時的公共運輸,為新加坡人民服務。

(圖源:SUSS官網)
Theseira副教授表示,這些機構一定會想辦法彌補這些收入,例如調整公共運輸的費用或暫時依靠政府的補貼來維持機構的運營。
新加坡基礎設施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表示,由於疫情的關係,新加坡的公共車資收入下降了約80%,導致公共運輸運營商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

(圖源:許文遠臉書)
公共運輸運營商還要安排額外的人手進行定時消毒、清理,並且還需要檢查所有乘客都保持著安全距離。
許文遠部長聲明,目前公共運輸的費用並沒有因此而起價,而是公共運輸運營商自己吸收了這些額外的人工費用。因此,車資可能會被調整,讓乘客也協助分擔公共運輸運營商的難處。

(圖源:SMRT的Instagram)
疫情可能會慢慢地消退,但是遠程辦公若變成了新常態,公共運輸的乘客率還是會下降,所以公共運輸費仍然有可能繼續增加。

(圖源:Pixabay)
或許,其他代步方法也開始流行。Theseira副教授表示,新加坡政府已經計劃在未來的10年內,投入約10億新幣在自行車道,但這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許多人需要去到很遠的地方上班或進行其他的日常活動。

(圖源:Lets Go Bike Singapore 官網)
現在,有關部門正努力地思考更好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如果公共運輸費上漲了,也希望民眾可以理解其中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