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中心,不了解新加坡的你也許會覺得這是新加坡的一樣食物吧。其實不然,「小販中心」其實就是類似於中國的美食街或美食廣場。儘管新加坡擁有諸多名廚餐廳、可以讓你品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這些高檔精緻的餐廳,卻不能完全代表新加坡人對美食的熱愛。熙攘熱鬧、品類多樣的小販中心,在熱愛美食的新加坡人眼裡,依然擁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吸引了眾多新加坡移民前往品嘗。

新加坡的街頭巷尾,有著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小販中心。小販中心內,幾十甚至上百個攤位排列其中。各個攤位熱氣騰騰,售賣沙爹、海南雞飯、叻沙、椰漿飯……小販中心就像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縮影,各個民族的美食在這裡齊聚一堂。
小販中心是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產物,於1950到1960年代開始興起,最初是為了治理街頭小販無證經營和衛生較差的問題。政府為了將小販「收編」,以較為低廉的價格把攤位租賃出去,並且統一管理。自那時起,小販中心漸漸成為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峇魯市場(Tiong Bahru Market)
中峇魯市場(Tiong Bahru Market)就是一家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的小販中心。在1950年代,它叫做Seng Poh Market。政府將街邊小販收納於此,規範小販們生意的同時,也方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2004年,市場關閉重建,兩年後重新開業,改名為Tiong Bahru Market(中峇魯市場),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樣子。
一樓是市場,整整齊齊「懸掛」著各類水果蔬菜、及魚肉生鮮等。仔細逛逛說不定會發現有趣的東西哦!
二樓的小販中心裡,不乏一些「明星小販」。比如楗柏水粿,這家店已有50多年歷史。水粿由米漿蒸製而成,餡料用菜脯、蔥、蝦米、辣椒煮成,吃時再加上一些辣菜脯。雖然看起來,水粿是簡單甚至略顯「寡淡」的食物。但,楗柏水粿味道之好,甚至讓不少當地人專程來買它當午餐,只吃水粿都津津有味呢!
另一個人氣頗高的店鋪是「滷麵178」。這是一家相對較新的店鋪,滷麵的配料十分特別:炸鯊魚片!初次聽到可別被嚇到啦!如果你想嘗嘗較為傳統的滷麵,則可以選擇中峇魯滷麵(Tiong Bahru Lor Mee)。這家的滷麵湯汁粘稠、少甜,配料則是常見的滷肉、滷蛋和魚餅。「新歡」與「舊愛」,都是食客們的心頭好。
老巴剎(Lau Pa Sat)
位於金融區的老巴剎(Lau Pa Sat)稱得上是新加坡最華麗的小販中心。建於 19 世紀的老巴剎又名直落亞逸集市 (Telok Ayer Market),八邊形外觀和裝飾柱子令人驚嘆,於 1973 年被列為國家古蹟。
經過多次整修和翻新,其外觀依然忠於一百多年前的設計。高聳的拱門、回紋飾屋檐和維多利亞時代的修長立柱(柱頂有以鑄鐵製成的金銀絲雕飾)呈現出通透而精緻的花邊效果。
來這裡點上一份沙爹烤肉串,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在這個新加坡最漂亮的小販中心裡,陶醉於優雅的舊時代的魅力,是很多「會玩」的遊客必選的行程。

新加坡路邊攤(Singapore Food Trail)
新加坡人對於平民美食和舊時光有著自己的堅持。在摩天輪下,有一家名為「路邊攤」的小販中心。這家小販中心以上世紀60年代為主題裝潢布置,帶有濃郁的懷舊感。
走進這裡,仿佛進入了時光隧道。復古的環境、昔日的美食,讓人們重溫過去的新加坡。站在冰球攤子前,看著攤主將紅豆放入碎冰屑中,左拍拍右拍拍、拍成一個球狀,淋上糖漿。捧著一顆五顏六色的冰球,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三四十年前的新加坡少年,一顆冰球就能給你莫大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