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存在協議關係 律師:匯款人有權提告業者違約

受訪者透露,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有大批受害者前往珍珠坊,向錢幣兌換商討個說法。(圖:受訪者提供)
匯血汗錢回鄉,戶頭卻被指違法而遭到凍結,300多人向匯款公司追討不果,數月來陷入錢被套牢的無奈境地。律師認為,匯款人和匯款公司之間存在合法的協議關係,假若收款人最終無法得到款項,匯款人有權提告匯款公司違約。
這起匯款被凍結事件近日曝光,據《8視界新聞網》了解,有超過300人深受其害,他們除了向警方報案,還在手機設立群組訴冤交換意見;這群人也幾乎在每個周末前往匯款公司討說法,但始終不得要領。
有人因此投訴新加坡消費者協會,消協證實今年迄今已接獲25起相關投訴。
正氣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蕭錦耀律師表示,從合約法的角度來看,這批匯款人到匯款公司付費,讓匯款公司把錢匯給家鄉親人,算是已經達成了協議。
收款人收不到錢 業者被視為違約
要是匯款的過程出現了問題,使得收款人無法得到款項的話,匯款公司實際上是在違約,顧客因此有權提告。
他表示,根據民事法,甲方如果要提告乙方的話,他們之間就必須要有一個法律關係,而在這個事件上,匯款人和匯款公司就存在這種法律關係。
「甲方向乙方付費買了個服務,要他匯款。但是如果乙方沒有匯款的話,他就是違約了。」
他還說:「我付費給你去把我的錢匯出去,而我的錢是乾淨的,除非你跟我說我的錢是不幹凈的。如果沒有的話,應該順利送達我的受益人。中間如果運作出了狀況錢沒有送到,你屬於違約。」
此外,一旦事件牽涉警方,匯款人的銀行戶頭自然會先被凍結,才能展開調查工作。而律師能做的,就是幫忙說服銀行和警方,儘量不要影響到無辜者的生活。
「所以就要藉助律師的力量去說服銀行、說服警方,將部分的資金解凍,把不涉及犯罪行為的錢還給匯款人。」

受訪者陸秀琴女士的弟弟陸正長,收到中國公安局的告知書,表示他戶頭被凍結是因為轉款帳戶涉及網絡賭博。(圖:受訪者提供)
鍾庭輝律師事務所(Chung Ting Fai & Co)創始人鍾庭輝律師表示,匯款人親人的銀行戶頭之所以會被凍結,是因為收到涉及非法行為的帳戶持有者的轉帳,因此顧客的錢也會被變成受「污染」的錢。
而站在執法單位的角度來看,他們會先把所有涉案的帳戶凍結起來,以便他們繼續調查工作。
報警能產生什麼作用?
回到匯款人切身利益的角度,碰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報警能產生什麼作用嗎?受訪律師認為,報警是一個必然的步驟,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做法。
蕭錦耀解釋道,首先,由於匯款人不知道自己可能涉及什麼樣的事情,如果事件牽涉不法行為,警方可以介入。其次,一旦進入法律程序,警方的報告未來將會成為有利的呈堂證供。第三,向警方報案可以證明匯款人的清白。
匯率太好應該警惕
律師也不忘提醒,公眾在選擇匯款公司的時候,應該選擇有信譽的公司,不要單憑誘人的匯率做選擇。貨比三家之後,如果覺得其中一家的匯率特別的好,就應該提高警惕。
「我們作為消費者,找一個比較有優惠的服務商是無可厚非的,不過我們不能被沖昏頭。」
金管局:未規定業者將錢匯出海外的方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言人答覆《8視界新聞網》詢問時表示,當局的職責是監管這些提供跨境匯款服務的機構,藉此反洗錢和打擊恐怖主義融資。
他表示,雖然跨境匯款服務公司持有運營執照,但擁有這類執照並不能確保匯出的錢會被海外的收款人收到。相關交易取決於收款人居住的司法管轄區的法律,跨境交易也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終止。
發言人還說,持有執照的匯款公司通常會通過銀行,或外國持牌匯款服務供應商等不同渠道提供服務,這些渠道徵收不同的費用,而當局也並未規定持牌匯款公司將款項匯出海外的方法。
金管局呼籲消費者通過不同渠道,了解有關匯款公司的業務,以便在進行交易時做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