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九個月,新加坡餐飲業的停業速度令人瞠目,甚至超過了疫情期間的水平。萊坊(Knight Frank)的最新第三季零售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新加坡共有2465家餐飲公司關閉,平均每月達到274家,相比2023年的平均每月229家,增長了19.7%。

圖源:FACEBOOK
在成本壓力的沉重打擊下,新加坡餐飲業的關店規模在近兩年甚至超過了疫情期間的數字,反觀2020年,即使疫情導致外出就餐大幅減少,但平均每月關閉的餐飲公司數量也僅為170家。
海外品牌入駐大肆衝擊本地商家
報告分析認為,新加坡餐飲業的大量關店現象,可能與海外品牌的湧入有關,隨著大量海外品牌進入新加坡零售市場,本地餐飲品牌面臨了巨大的競爭壓力。許多本土餐飲運營商不得不尋求創新或進行業務整合,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生存。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作為國際品牌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必經之地,隨著中國遊客數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選擇新加坡作為其海外擴張的第一站。萊坊新加坡零售物業部主管徐偉傑指出,新晉業者對實體空間的爭奪,加上材料和勞動力等成本壓力,導致零售租金不斷攀升。
在餐飲業中,諸如火鍋品牌享月湯皇(Chamoon Hot Pot)和茶飲品牌蜜雪冰城(MIXUE)等中國品牌紛紛入駐,霸王茶姬(Chagee)在退出後也於今年8月重新進入新加坡市場,並已開設三家門店。

圖源:CNA
世邦魏理仕(CBRE)的亞太零售趨勢報告也顯示,包括中國品牌在內的餐飲品牌成為新加坡租賃需求的主要推動力,這些品牌更加注重空間優化,選擇在多個戰略位置開設規模較小的店鋪。
遊客消費已無法助力本地零售業克服挑戰
儘管今年前九個月入境新加坡的遊客數量達到1260萬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中國遊客在暑期月份更是創下月度歷史最高紀錄,但這些遊客的增加並未能有效幫助零售業克服高運營成本的挑戰。新加坡本地零售租金的增幅趨於平緩,今年第三季,全島優質零售空間的平均總租金為每月每平方英尺27.40元,較上一季僅微漲0.1%,同比去年增長了2.7%。

圖源:CNA
新加坡零售額的增長也呈現出放緩的趨勢,除去汽車銷售,新加坡總零售額從6月的33億元,僅小幅增長至7月的34億元和8月的35億元。新元的走強和物價的上漲,也促使本地家庭將消費支出轉向海外旅遊目的地。
報告預計,到今年底,新加坡零售租金的全年增幅將在2%至4%之間,但隨著高成本環境對許多零售商和餐館造成了影響,房屋租金正逐漸趨於穩定。

圖源:CNA
電子商務平台的競爭、消費者行為的變化、成本的增加以及勞動力短缺的壓力,都使得新加坡零售和餐飲運營環境變得極具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本地餐飲從業者需要合作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生存並實現長久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