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人漏夜不睡覺,新加坡四處狂走,到底在幹嘛?
新加坡的成就舉世矚目,與它近距離接觸源於13年前參加了有關「優質服務」的學習,今年有幸來到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全職學習,能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新加坡。
中國網民對新加坡愛稱為「坡縣」,用腳步去丈量「坡縣」無疑是一種感受新加坡的好方法。就在前幾天,11月4日—5日,我與兩位同學和兩位學長共同參加了100公里公益徒步活動。

左起:作者彭靜、李越治、許振義、張華虎、白鶴,100公里徒步當天攝於濱海灣

LKYSPP楊焜學長前來支援,並帶大家自拍,背後不遠處就是新加坡政府豎立的鄧小平銅像
兩位學長是運動達人,有馬拉松、徒步的豐富經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只是從第二站之後就跟不上他們的步伐了。

我與兩位同學都是第一次參加這麼遠的徒步,之前連50公里都沒走過,一路上克服年齡、體能、疼痛、睏乏、黑暗等多種困難,在堅持與放棄間反覆鬥爭,終於在團隊支持和自我超越中到達終點。

對於完成此次人生中難得的經歷,還是有很多收穫與感慨。
首先是廉潔、高效的舉辦形式。此次活動完全由志願者協會發起,所收款項的結餘也將用於公益事業,工作人員都是志願者,利用休息時間策劃、協調、組織、安排,因為要控制成本,又要兼顧安全與效率,如果不是親身參與,很難感受其中艱辛。

其次是有一支強大的後援團隊。第一次參加這麼有挑戰的項目,好在有朋友、同學、室友、志願者們圍徒步期的陪伴,從物品準備到路線熟悉;從沿途送補給到階段陪伴走;從言語關懷到行動支持,他們給了我們參加者莫大的前行動力!

親友團的後援保障很給力。LKYSPP的楊焜同學漏夜沿途送補給,天亮了還一路小跑送來早餐


再次是同行團隊的鞭策與互助。前半程彼此拍照、交談,討論沿途風土人情,讓枯燥的步伐充滿樂趣。後半程彼此支持,或溫柔鼓勵;或言語激將;或關心愛護,才能克服一個個障礙與問題,共同攜手迎接朝陽。


最後就是自我的挑戰。從信心滿滿到懷疑動搖,再到堅毅前行,不斷超越自己的思想與體能的極限,挑戰一段段不可能,終於「積跬步以至千里」。

日後在人生征途上難免遇到困難與挫折,相信每每回憶起這100公里的經歷,將會充滿前行的力量!

作者簡介
彭靜,來自中國廣東佛山順德,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目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修讀MPAM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