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生活費上漲最可持續的方式是確保實際收入有所增長。新加坡家庭實際收入過去10年來穩步增長,漲幅也高於很多其他已開發國家,這得益於新加坡經濟強勁和生產力提高。
1. 政府財政政策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星期五(2月28日)在總結新財年政府財政政策辯論時重申,確保新加坡人實際收入增長是應對生活費上漲最牢靠也最可持續的方式,這也是政府相關策略的核心。
他說,在2013年至2023年間,不同收入水平的本地家庭的實際收入都有所增長,且增幅比美國、英國、日本和芬蘭這些發達經濟體的更大。

新加坡, 來源:聯合早報
其中,收入最低的20%家庭在這一時期平均每年的實際收入增長達到3.6%,收入處於80百分位的家庭也取得了2.9%的增長。
黃循財說,分享這些數字不是為了自吹自擂,而是為了做客觀比較。政府明白,數字增長不代表新加坡人在生活中不會感到壓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新加坡政府要強化社會援助框架,確保新加坡人遇到挫折時,能幫助他們爬起來,重新站穩腳跟。
2. 長期數據
針對工人黨議員林志蔚(盛港集選區)提出,過去五年新加坡薪資增長落後於生產力增長,存在繼續漲薪的空間,黃循財認為,這個對比應看更長期的數據,如果放眼過去10年,二者的增長其實是相稱的。

數據, 來源:聯合早報
他也說,政府會繼續推動生產力和薪資同步增長,這正是為什麼新加坡當局選擇推出漸進式薪金模式,確保工人在獲得薪資增長的同時,也獲得相應的技能增長。
參考資料:
1.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50228-5948173,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