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花園城市」的名號。綠化環境好,不僅人滿意,動物也住得很舒服。
在新加坡,你不僅要跟人做朋友,還得懂得跟動物做鄰居。
只是問題在於物種不同,人與動物並不總是能和諧相處。

圖源:arun karuppaih
來自組屋窗外的不知名鳥類的凝視
近期,有本地居民專門上報哭訴受不了了!
她們一家在老房子住了13年,現在竟然要被鸚鵡逼到賣房搬家!
新加坡人被鸚鵡逼到賣房搬家
本地網友瘋狂熱議!
近日,有人聯繫媒體上報紙哭訴鸚鵡擾民。
45歲的新加坡居民吳女士,13年來一直住本地勿洛蓄水池路的組屋。
老房子住了13年,「向來安逸舒適,然而一年前,因為新鄰居帶著她們的鸚鵡來了,自此寧靜開始遭到破壞。」

據吳女士自述,鄰居在走廊上養了一隻白色鸚鵡。
晚上7點開始,是這一家人跟鸚鵡的互動時間。鄰居吹口哨,鸚鵡就跟著叫。
這種互動節目有時候甚至會進行到10點。全程幾乎沒無休,到周末就更加變本加厲。
「我起初為了鄰里和睦,一直忍著沒有說這件事,可實在是忍不了了。」

圖源:kalpana mehta | 示意
「我之前投訴過,鄰居就把鳥籠從走廊搬回到他們屋內。」
結果沒想到這是另一個噩夢開始,「他們原先互動到晚上10點左右就能消停,現在凌晨了都還在繼續。」
「我孩子要上學,我也要上班,真的太沒公德心了!」
吳女士本身睡眠就淺,隔壁住了只鸚鵡,她很難睡好覺。甚至因為回家噪音大,她討厭回家了。
不回家不可能,回家了又沒法治得了那隻鸚鵡,被迫之下,吳女士果斷賣房搬家。

被鸚鵡逼到搬家事件引起熱議
「忙了一天到家都沒法休息,真的很煎熬,我只能賣掉房子。好在現在已經找到買家,明年2月就能脫離苦海了。」
除了她以外,同樓的另一住戶傅小姐,也表示因為鸚鵡太吵睡不著,裝耳塞了也不能完全隔音。
吳女士的經歷見報後,本地網友紛紛被這個鳥不走人走的真實事件給刺激到了。
大家紛紛留言討論,有網友同是天涯淪落人,表示這幾年在新加坡受過的「鳥氣」還真的不少......
「直接把鳥給禁了吧,我之前也碰到過,我們家還是新公寓,但因為我們樓上的鳥也是一直叫,沒法休息,最後還是搬走了。」

不管是碰上鄰居家養的鳥,還是外頭野生的鴿子,大家碰上動物後的處境都差不多——都是忍字當頭。↓

「我完全能理解她的處境。我自己也是無數個瞬間想過要給鄰居家的鸚鵡下毒。」

「是時候,應該把這隻鸚鵡帶到冰箱裡看看太過吵鬧的雞都會有什麼下場了。」

「鸚鵡叫起來是真的非常擾民。非常大聲,那些養鳥的人真該替鄰居想想。」

「聽說已經找到買家了,那個買家知道嗎......」

還有人覺得,新加坡政府不能太過放任這種事情。
「完全不能理解組屋居住規定,禁貓禁狗,現在鳥要不要也給禁了?真的,有時候鳥是真的很吵,特別是一大早上。」


「新加坡環境局跟建屋局是不是要做點什麼,鸚鵡是真的很吵!」

事實上,在新加坡,人跟動物的糾紛不算少。不是鸚鵡,也會是水獺,猴子,野豬,鴿子,其他鳥等等。
前頭鸚鵡吵叫逼到人搬家,後腳新加坡水獺又搞事了。
「新加坡不再安全了!」
水獺出沒,一夜痛失2萬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水獺吃魚。
有人到公園散步時,就曾目睹到水獺一家在魚塘開派對。

這些魚據說原本是專門用來供人釣魚休閒用的,結果成了水獺的歡樂老家。
大水獺帶著小水獺,一口咬掉一大塊魚肉,白花花的,邊吃邊吧唧嘴。↓

看起來吃的那叫一個香。↓

公園裡的魚吃了也就吃了,結合山清水秀看起來不失為一種野趣。
但問題就出在水獺認魚不認池。只要是水裡游的,在它們眼中就等於掛上了可食用的標籤。
不少新加坡居民的家養魚因此遭殃了。
新加坡的水獺都有一項特殊技能,在黑漆漆的夜裡尋味摸進別人家的魚池中。
這類事件至少被報道過3次。兩次是在楊厝港,當時還被監控拍下來。↓


這些居民都是真心愛魚人士,只不過精心養了13年、15年的魚,一朝落入水獺口,救不活了......
比如這一家,8條錦鯉,50條金魚,統統沒個好下場。↓

近期這一類事件再次發生,10月2號清晨,武吉知馬。這一居民家中有兩口池塘,共23條魚,其中有的養了15年。
一夜過後,倖存魚僅存3條,其中一條是錦鯉,還是殘了的,沒了胸鰭跟尾鰭。↓

這戶居民表示,養魚20多年,早就把魚當寶貝。結果當他一早醒過來看到自家池子這一幕,內心都在顫抖。
他的寶貝們,要麼在池子裡躺屍。↓

要麼死無全屍,皮都被扒乾淨了,有的魚頭不見了。


魚主人傷心激動之下,脫口而出「新加坡不再安全了」!
「我有這個愛好到現在快 30 年了,一夜之間,它們就被摧毀了。我受了太多的創傷,不能再養魚了,因為我覺得新加坡不再安全,也不利於像我們這樣的愛好者。」
這一次魚池遇襲,魚主算了一下多達近40條魚全軍覆沒。
「有些魚價格在上千新元起跳,被屠殺的這些魚加起來價值超過20000新元。」
(實時匯率1新元=4.99元)

此事也跟前頭的鸚鵡事件一樣,引起很多本地網友議論。

再一次,有居民提出:
「這些水獺就是太野了,過路之處都被破壞,是時候該行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