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以來被譽為是「花園國家」,它的城市建設水平排名世界第一,為世人稱道。
然而,就是一個如此繁華的國家,在數十年前的1983年3月15日,發生了一件讓全國停擺的大事。

當時,新加坡一個叫做新世界旅館的六層大樓突然發生坍塌,僅僅60秒的時間,大樓全部倒塌。旅館內的住戶根本就來不及逃跑,最終造成了33人死亡的慘案。
這是二戰以來,新加坡國內遭受的最大的一次災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座六層高的建築,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坍塌呢?而且坍塌的速度如此之快。
事情發生後,新加坡政府對此次事件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新世界旅館所在的位置。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但是人口眾多。為了節約土地資源,新加坡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同時,為了擴大土地面積,新加坡陸續進行了填海造陸的工作。
新世界旅館就位於填海造陸的地區,這個地方就叫做小印度區,是大量為新加坡發展做出貢獻的勞工住在這裡。
新世界旅館始建於1971年,由36根鋼筋混凝土支柱撐起了六個混凝土樓層,一樓是一家本地銀行,外帶一層地下停車場,二樓則是一個夜總會,上面四層都是旅館房間,空調外機和水泵都安在了樓頂,整座大樓高達24米。
當然,這種高度在新加坡不值一提,但它卻是小印度區的第一高樓。
其實,新世界旅館的坍塌並非突然,而是在坍塌前就已經有了預兆。

1986年3月15號上午10:10,一位女顧客氣喘吁吁的跑到銀行,說地下停車場有狀況發生,碎石在不斷往下掉,好像要坍塌了。
當時的銀行經理張青元知道消息後,害怕出事情,就派了兩名員工前去查看情況。
遺憾的是,這兩名員工啥都沒發現,只是看到兩名工人正在修補一根裂開的柱子,但工人告訴他們沒有異常,一切正常。
如果這兩名工人能夠認真排查,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
在得到工人的確認後,這兩名銀行員工也就放心了,他們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
但是實際上,死亡已經在慢慢向他們靠近。此時的大樓已經到了坍塌的邊緣,承重牆和承重柱已經開始破裂。

當天11:22,剛剛下去查看情況的的員工之一克里斯蒂娜突然發現,在他的周圍開始有大量的碎石掉落,身邊的辦公物品也開始出現晃動,但他並沒有選擇離開。
如果這個時候他能有所警覺,也許還能夠拯救這座大樓的所有人,成為新加坡的英雄。但是,他沒有。
僅僅四分鐘後,整棟大樓開始失控般的搖晃,柱子出現斷裂,牆面開始坍塌,一場無法阻止的災難已經出現……
此時,沒有人能夠逃出這座大樓了,幾千噸的鋼筋混凝土瞬間掩埋,整棟大樓的結構遭到了完全的破壞,這個曾經的地標建築留給人們的只有一堆碎石殘片和坍塌的滾滾灰塵。
八分鐘後,也就是11:34,救援隊員陸續抵達展開救援。

12:30,倒塌後的一個小時,救援人員陸續救出了廢墟上層的旅館裡的幾位傷員。但是,還有很多人都困在廢墟裡面。
隨後,救援隊整理出了一份被困人員清單,他們發現四層旅館內一共有30人被困。由於是白天,二樓夜總會空無一人,而在僅僅一層的一樓銀行內卻有多達20人被困。
被困在廢墟之下的人疼得放聲痛哭,有的人則在拚命喊叫,但都無濟於事。
一直到晚上11:30,災難發生的12小時後,旅館內的11名倖存者被救出,但是剩下的19人則全部遇難。
在完成了上層人員的搜救後,救援隊展開了對一樓銀行被困的20人的搜救行動。
為了不對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救援人員重新確定了救援方案,他們決定從路面標高的通風豎井開鑿,挖出一道直通停車場的隧道。

經過七個小時的努力,到了3月16號早上七點,救援人員終於挖出了一條九米長的隧道。
然而,這種救援方式似乎有不小的問題,檔=當救援人員準備進入隧道救人的時候,隧道上方的碎石開始出現掉落。
這意味著,救援人員用時七個小時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
但是救援人員沒有放棄,他們用同樣的方式繼續挖出了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隧道的挖掘。
經過整晚的努力,到3月17號早上七點鐘,工程隊終於來到了被困者周圍。
這時,被困接近兩天的銀行經理張清元第一次聽到了救援隊的聲音。
隨著救援人員用鑽頭鑿開了橫樑,張清元也看到了兩天來的第一次亮光,張清元成功被救出。更加幸運和神奇的是,他身上只有脊處擦傷,並沒有致命傷害。
而在距離張清元更遠處的克里斯蒂娜又等了七個小時才得救,同樣幸運的是,他只有眼睛出現了瘀傷,其他並無大礙。

經過救援隊的不斷努力,最終,在銀行被困的20人中救出了6個人。
至此,新世界旅館被困的50人中,17人得以重獲新生,但剩下的33人則全部死亡。
這場災難對於新加坡人來說就像是一場噩夢,因為他們身邊到處都是這樣的建築,而大部分都高出新世界旅館許多,如果也發生這種坍塌,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在救援工作結束後,新加坡當局立刻成立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
根據二樓夜總會的老闆娘表示,3月14號晚上7點,也就是災難發生的前一天,舞台中的一根柱子裂開了。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調查人員根據旅館的平面圖,確定這根裂開的柱子就是26號沉重柱。
調查組還得到線索,另一名在夜總會上班的女子在檢查妝容時,面前的鏡子突然碎了,這枚鏡子則是貼在32號沉重柱上。

而此前克里斯蒂娜在停車場裡看到的工人維修柱子的場景,當時柱子已經裂開,地上還有灰泥。經過查證,這根柱子是30號沉重柱。
調查人員由此得知,在災難發生的前一天內,就已經出現三根承重柱裂開的情況,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調查人員就此判斷,這些不斷出現裂縫的沉重柱就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由於沉重柱承受的壓力過大,導致他們支撐不住,最終大樓坍塌。
那麼這些壓力又是怎麼來的呢?
調查員們注意到,在清理廢墟的工作現場,除了大量的建築碎片,還有許多附帶的重物,比如銀行增加的巨型保險櫃、樓頂加裝的空調外機和水泵,以及後來裝修加上的瓷面外磚,這些東西加起來竟然超過了100噸!

調查人員懷疑,這些附帶的重物壓垮了大樓。
但是,調查人員在檢查了當初設計的動負荷(就是額外增加的人和物重量)後發現,原先設計的動負荷載重量完全可以撐起100噸的重量,說明並不是因為重物把大樓壓垮了。
既然動負荷沒有問題,那會不會是靜負荷的問題呢?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這一項數據在設計時就被忘記計算了!至此,新世界旅館坍塌的真相浮出水面。
由於設計人員的疏忽,大樓建設的兩項重要數據,有一項完全被遺忘,而在動負荷單一的支撐下,建成了15年的大樓已然無法承受自身的重量,更不要說不斷增加了外在重量。

根據亞洲新聞頻道報道,新世界旅館是由一名不合格的繪圖員設計的,而不是專業的結構工程師。
事後,新加坡當局開始全面檢查建築規章,確保設計時的數據準確且沒有遺漏。
從那以後,新加坡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