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考試限車速規定更嚴 電動腳踏車交通事故不跌反升

新加坡電動腳踏車騎士。(圖:iStock)
儘管當局對電動腳踏車騎士實施了更嚴格的安全規定,如強制性的理論測試和車速限制等,本地涉及電動腳踏車的交通事故過去三年仍逐年上升。
一些電動腳踏車騎士向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透露,就算他們放慢了車速,但一些在路上行駛的車輛還是不尊重他們,造成出現近乎碰撞的險境。
電動腳踏車被禁止在人行道上行駛,騎士必須使用公路和共用道,如腳踏車道和公園連道;而且,最高時速為25公里,空載重量也不得超過20公斤。

用電動腳踏車送餐的騎士。(圖:CNA/Hanidah Amin)
交通規定更嚴格 意外事故卻逐年增
當局在2018年規定,所有電動腳踏車必須向陸交局註冊後,才獲准騎行。根據新加坡警察部隊提供給CNA的數據,當年共有35起電動腳踏車意外導致多人受傷,包括一人死亡。
在2019年,這個數字下降到24起,沒有發生致命事故;到了2020年,意外事故增加了兩倍多,達到78起,其中包括三人死亡。
2021年則增加了約一倍,達到150起,其中包括三起致命事故。
後來個人代步工具意外接連發生,陸路交通管理局於是在2021年6月表示,電動腳踏車和電動踏板車騎士必須通過強制性的線上理論考試, 才能在自行車道或道路上騎行。
儘管如此,在2022年,電動腳踏車的交通意外還是稍微增加到157起,其中兩起屬致命事故。

新加坡電動腳踏車騎士。(圖:TODAY)
騎士吁車主一起遵守交通規則以保安全
已經騎了10多年電動腳踏車並擁有一家腳踏車店的Joshua Chiu說,他經常會遇到違規的汽車,例如在轉換車道時沒有發出信號。
37歲的他說,當十字路口出現綠燈時,很多汽車轉彎時也不注意行人或騎士。
他補充,如果電動腳踏車騎士遵守目前落實的規則,"一切都會好起來",但由於得同汽車和重型車輛共用道路,這就可能無法確保騎士的安全。
「拍掌須要兩隻手,如果只有騎士注意安全,而其他人卻沒有,那就沒有意義了。很多車主並不把我們的安全考慮在內。」
騎電動腳踏車送餐已有一年的Kiff Su也說,騎士只能使用雙黃線在最左邊的車道行駛,由於右邊車輛行駛速度很快,他們沒有空間避開物體或坑洞。
「很多情況下,我們堵住了巴士和汽車,要麼他們鳴笛,要麼他們試圖超越,那我們就得剎車,這也是很危險的。」
37歲的他補充,意外事故應該比所統計的多,因為一般上只有情況非常嚴重或有人死亡,才會通報。
另一名送餐員拉西迪則說,25公里的時速限制太慢,也太危險。此外,由於20公斤的重量限制,他們也無法更換性能更好的零件,如:剎車器、喇叭和信號燈等。
21歲的他從事兼職工作近兩年。他發現,現有的剎車器有時無法很好發揮作用,尤其是當一些路人突然越過馬洛,或一些汽車突然超前到我前面時。
他建議,電動腳踏車車速提高到至少每小時30至35公里,因為即使是在小路行駛的汽車,時速也在40公里左右。
他感嘆,理論上,制定規則很容易,但在實際生活中,送餐員每天都面臨著危險。

電動腳踏車。(圖:CNA/Shiva)
業者促多管齊下減少事故發生
另一名電動腳踏車店總經理Chew Boon Hur也同意,腳踏車更重,行駛一般更安全。但,他指出,設定20公斤的重量限制,是為了保護其他共用道使用者,如:行人。
他認為,公共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必須經常提醒每個道路使用者採取良好的騎行和駕駛習慣。
此外,他也希望執法當局能對非法改裝的店鋪從速展開執行行動,多管齊下減少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