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云里霧裡的區塊鏈,在新加坡已經被用來鼓勵環保了

2018年11月09日   •   1萬次閱讀

區塊鏈(Blockchain),作為一個新興技術,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籠罩著一層神秘而耀眼的光環。世界很多國家都在加緊布局區塊鏈,爭取拿下這一片新藍海。

區塊鏈技術有很多用途,但縱觀各方言論,外界討論重點在虛擬貨幣之上,往往忽略了其他功能。

而在新加坡,SP Group(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就利用區塊鏈技術鼓勵環保,促進「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

在新加坡,區塊鏈用來鼓勵環保……

「可再生能源證書」是一項贊助方式,當電力公司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特定單位的電力之後,就可以發出一份「可再生能源證書」,其他公司可以購買這些證書,以示公司支持可再生能源。

對於電力公司來說,由於當前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較高,出售「可再生能源證書」可以彌補成本,吸引電力公司投資可再生能源。

區塊鏈幫助減省驗證成本:

「可再生能源證書」是根據市場需求定價,每年檢討一次。而全球各地的發電要求都不一樣,因此「可再生能源證書」的價格也不同。

在運用區塊鏈之前,由於驗證成本高,以及跟蹤證書有困難,新加坡的「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低迷。

SP Group稱,運用區塊鏈的「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平台,可以提供更高透明度和更低交易成本,因為減少了驗證的成本。

平台容許跨境交易支持外地環保企業:

SP Group的行政總裁Wong Kim Yin向《CNBC》表示,這個平台甚至可以跨境交易:「支持環保的企業,現在可以透過我們的平台,從寮國的發電廠購買證書。」

「可再生能源證書」發行者APX的項目總監Lars Kvale更展望,區塊鏈技術有助拓展可再生能源市場:「使用區塊鏈的平台,真正前景是與上游發電者建立可靠的訊息關係,毋須再次驗證。」

如果發電量可以輕易監察,Wong Kim Yin預期電力市場會發生重大變化:「以前是由大型發電廠集中發電,再向家庭輸電。但未來大家可能會安裝太陽能板及電池(大家都是發電者) 。這情況之下,電力系統將會更加穩定。」

區塊鏈是FinTech(金融科技)的關鍵技術,是金融業革新的王牌技術,那麼這裡小新君就不得不提到新加坡正在大力推進的FinTech……

FinTech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也稱為FinTech),是指一群企業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產業。

這些金融科技公司通常在新創立時的目標就是想要瓦解眼前那些不夠科技化的大型金融企業和體系。

即使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字經濟體之一的美國,這種金融服務變化的演變仍處於早期階段。

新政府在FinTech方向的決心:

新加坡宣誓:2020年底前,要投資金融科技(FinTech)1.58億美元。但不是為了要搶傳統大銀行生意,而是要幫它們搶下更多生意。

而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金融業產業轉型藍圖,未來每年將在金融服務業創造3,000個新職位,而同時在金融科技行業再創造1,000個新職位。

金融管理局的目標是推動金融行業年增長率達到4.3%,生產力按年增長2.4%。

* 資料來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其中該藍圖關於促進就業方面做出了如下表述:

工作崗位和技術:

補充商業戰略和創新議程將是一個積極的技術計劃,以幫助金融部門的員工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術,並保持強大的新加坡核心。隨著數位化、自動化和工作角色的發展,現有的專業人員必須具備新的技術和能力。

MAS將繼續與金融機構,第三方合作夥伴和大專院校合作;

建立強大的專業人才管道,特別是資訊技術;

通過專業轉換計劃,將專業人員重新部署到就業成長領域;

通過加強職業諮詢服務來促進就業。

留學值得關註:搭上這波政策紅利快車!

金融危機以後,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頻繁出現在財經新聞中。

對於FinTech,沃頓商學院給出的臨時定義是:用技術改進金融體系效率的經濟行業;

Fintech並非簡單的「在網際網路上做金融」,而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實現金融服務和產品的發展創新和效率提升」;

新技術的運用正在改變金融行業的生態格局,傳統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都將參與其中。

對於在新加坡深造的同學們來說,新加坡在金融業極具優勢的領先地位和國際化程度,將更有利於大家通過這樣的平台進入全球金融市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再者新加坡留學費用較其他英聯幫國家低廉,包括公立大學及政府理工學院等都設有多種獎學金,並在修完一個學期後,可申請兼職。

另外新加坡是高度發達的移民國家,人口有負增長趨勢,畢業後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公民及移民。

新加坡主要院校金融類專業介紹:

NUS

新加坡國立大學

MSc in Quantitative Finance:1-3年學制

申請要求:較強計量金融或者數學背景,本科學歷;

語言要求:官網要求雅思6分;

學費:S$32,000。

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1年全日制

申請要求:本科相關專業;

語言要求:無語言要求,GMAT或者GRE都可以接受;

學費:S$51,360。

MSc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1-3年學制

申請要求:本科相關專業,相關工作經驗會更加有優勢;

語言要求:雅思6.5分及以上比較有競爭力,平均錄取分GMAT698;

學費:S$44,000。

NTU

南洋理工大學

MSc Financial Engineering:1年全日制

申請要求:數學,統計,計算機科學,經濟等專業背景都可以申請;

語言要求:雅思6.5分,平均錄取分GMAT708;

學費:S$40,000- S$48,000。

MSc Finance(中英雙語教學):1-2年學制

申請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具備中英文溝通能力,非金融專業也可申請。具備申請資格並通過初審的申請人,需要參加大學組織的面試;

語言要求:雅思6以上或托福同等水平,不強制要求GMAT;

學費:S$48,000。

SMU

新加坡管理大學

MSc in Applied Finance:1年全日制

申請要求:本科學歷,相關專業;

語言要求:雅思6以上,需要GMAT成績;

學費:S$40,699。

MSc in Quantitative Finance:1年全日制

申請要求:本科學歷,相關專業;

語言要求:雅思6以上,需要GMAT成績;

學費:S$40,699。

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1年全日制

申請要求:本科學歷,相關專業;

語言要求:雅思6以上,需要GMAT成績;

學費:S$36,750。

* 以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576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9063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7353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